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3年里房屋频出质量问题 枫林小区房屋到底怎么了
内容
  日前,泸州枫林小区业主致电本报称,自开发商交房后的3年时间里,房屋频出质量问题。开发商不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整改,而是避重就轻,开脱自己的责任。
  情况果真如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业主:墙体、地面普遍裂缝
  据悉,泸州枫林小区位于泸州市龙马潭枫林街2号,该小区26幢、31幢共有业主56户。两幢楼于2002年开始修建,2003年9月完工,其中有拆迁安置户39户,在完工后的2003年10月入住。另外还有17户是商品房住户,是2005年2月至7月先后从开发商手中购置入住的。
  业主唐惠华介绍,2003年9月竣工的新房,第一批业主在一个月后开始入住就发现墙体、地面普遍裂缝,承台梁两处断裂。对于出现的裂缝问题,业主找到开发商——四川省泸州市万达国地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交涉,开发商赔偿了枫林小区31幢每户业主8000元、26幢每户1500元,并对房屋进行了一般性修补处理。
  对于开发商的补偿措施,以及修补方法,许多业主认为,这只是表面的修补,并没有根本解决房屋的质量问题。
  “在2003年10月份,拆迁安置业主入住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开发商为什么还要在2004年12月拿出来当商品房卖?”一位购买了枫林小区26幢商品房业主对开发商的此种行为十分不满。
  购买枫林小区26幢商品房的业主李先生介绍,开发商在售卖这些剩余房子时,并没有告诉购房的业主这些房屋前期存在质量问题,并且开发商还把自己应交的税费转嫁给业主。
  2005年7月31日晚,泸州发生里氏2.7级地震,包括枫林小区所在地的龙马潭等部分地区有较大震感。虽然地震持续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但是枫林小区26幢墙体却出现普遍开裂的情况。而该房屋设计为50年使用寿命,6级抗震设防。业主李先生想不通,“我们咨询了省地震局,得到的答复是 2.7级地震不会对房屋造成危害,但是地震过后,我们住的房屋强面还是出现了裂缝。”业主还根据四川煤田局一三五地堪院测量报告认为,刚入住1—5个月,房屋就整体倾斜63毫米,为国家规定限值的3倍多;桩基下沉,使承台梁断裂。
  鉴于此种状况,2006年底,许多住户提出退房并赔偿损失等要求,而这些要求均未能得到满足。
  开发商:裂缝不影响主体结构
  对于业主提出的房屋存在质量以及开发商转嫁税费的问题,开发商在回应本报采访时表示,他们根本不存在“以欺诈的手段把该缴的税费转嫁给消费者”,卖房时,在购房须知中的第3条就明确规定由购房者自行办理房产证、土地证办证所涉及的税、费全部由购房者承担。
  随后,开发商向本报出具了《购房须知》,在该须知的第3条,的确写有“房产、土地两证的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待手续完成后,售房者负责向购房者提供办证手续,由购房者自行办理房产证、土地证,办证所涉及的税、费全部由购房者自己承担。”
  针对业主反响最为强烈的质量问题,泸州万达国地开发有限公司表示,的确是有部分业主入住后就向开发商反映房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地梁出现裂缝和房屋内多处出现裂缝。对此,开发商认为,自己也做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先后委托了泸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成都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进行了房屋质量安全鉴定。经现场检定,成都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在2004年5月得出结论:房子基础不均匀下沉、墙体开裂……2004年6月,泸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公布鉴定报告,报告认为,“房屋地基和主体结构未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使用功能整改后基本满足要求”。
  据开发商介绍,根据鉴定报告中专家提出的建议,制定了加固整改方案:1、对房屋的裂缝采用外化学灌浆,并用钢丝抹灰加以封闭和补强; 2、对房屋整体采用外加构造柱及圈梁的加固措施;3、修复房屋四周的散水、宽度增加至1.2米,其下填土用灰土分层夯实300mm厚;4、继续进行沉降观测;5、由于质量和整改给住户造成一定损失,由开发商给予住户一定的经济补偿。
  即便如此,许多业主仍表示担忧,并希望能够退房并要求开发商赔偿精神损失。对此,开发商认为,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经检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有权退房”。而泸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公布的鉴定报告中已经明确,“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都满足结构安全设计的要求”,因此,住户提出的诉求不符合退换房条件,只能按照鉴定报告加固整改。
  鉴定报告:房屋施工存在诸多缺陷
  2006年2月10日,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地质勘察院受枫林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委托,对该小区枫林街2号26幢楼住房进行了房屋倾斜测量,对该楼住房的六个角进行了倾斜测量和基础承台梁相对高程测量。记者在该检测报告上看到,所有检测的6个点,最多的偏移了63毫米,而最小的一个点则偏移了7毫米。
  去年年底,开发商又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鉴定,并于去年11月27日出具了检验鉴定报告。
  该检验鉴定报告认为,通过对26幢及31幢房屋现状的检查,发现外墙窗洞口、内墙门洞口出现斜角裂缝,承台梁出现竖向裂缝,这些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所致。墙体、板缝普遍开裂,这与施工质量不良有关。房屋四周的散水普遍出现裂缝,甚至凹凸不平、沉陷等现象,这是由于回填土质量不好,未分层夯实,同时也与房屋沉降有关。此外,还发现个别房顶有渗水现象。
  检测还发现虽然构造柱及圈梁设置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但施工质量不好,圈梁不能形成闭合,不能起到圈梁的应有作用。此外,墙体间以及与构造柱之间的拉结钢筋的设置、过梁的搁置长度、楼板的板缝及板面的加筋等均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还存在26幢的一根梁漏掉施工,仅用圈梁替代,部分门过梁用钢筋砖过梁替代钢筋混凝土过梁等不良施工,这些都对房屋的抗震不利,影响房屋的抗震能力。房屋整体垂直度测量结果表明,26幢房屋整体偏斜量最大为60毫米,31幢房屋整体的偏斜量为63毫米,均超过《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20毫米的限值。
  从26幢4处及31幢3处开挖的基坑检查结果来看,基础承台梁的尺寸及混凝土芯样强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但桩的外观质量很差,难以保证桩的有效直径为400毫米的要求,也未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单桩承载力检验,因此,桩的整体质量及承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因素。
  最后,该报告认为,虽然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都满足结构安全设计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沉降也可以认为处在稳定阶段,但是由于房屋四周的填土雨天会遇水沉陷,将使桩侧的负摩擦增加,同时,桩的施工质量及承载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房屋的整体偏斜的最大值是《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允许误差的3倍多,房屋结构也出现较多的裂缝和损伤,此外,抗震构造及房屋施工质量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房屋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结构采取补强和加固措施。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