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关注生态文明:城市过河 河流与城市共生共荣
内容
  ———河流与城市共生共荣。滨水地区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独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正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
  ———近年来,我国许多滨河城市跨越河流到对岸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河城市。在我省,浑河南岸地区成为沈阳市新的发展空间,浑河成为沈阳重要的城市轴线;朝阳市凤凰山下的大凌河滨水区,成为城市拓展的必然选择;辽阳市也提出要越过太子河,使辽阳市成为水、景相依的滨水型城市。
  ———城市与河流是一对辩证的关系,河流孕育了城市,城市影响着河流。在城市建设中,必须科学做好“水文章”,还河流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提供良好的滨水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形象。
  沈阳将浑河收作内河
  两个月前,沈阳市民投票选出了“新沈阳十大名片”,“浑河景观带及通航”赫然在列。理由之一是:沈阳的快速发展,使浑河这条曾经的沈阳外河成为穿过城市中心的内河;巴黎有塞纳河,上海有黄浦江,沈阳有浑河,浑河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品位;浑河通航后,保护浑河、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目标。
  与朝阳市正加紧步伐跨过大凌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不同,浑河正成为沈阳重要的城市轴线。川流不息的浑河水孕育了世世代代的沈阳人,它赋予了沈城活力。经过连续几年的治理,过去奇臭的浑河已经成为广大市民休憩的乐园,浑河两岸则成为炙手可热的“银带”。
  21世纪初,沈阳市委、市政府为拓展沈阳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沈阳中心城市功能,把沈阳建成滨河的大都市,做出了全面开发建设浑南新区的重大决策。
  2004年5月,沈阳市明确做出了全面开发浑河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浑河银带为依托打造沈阳的“生态中轴、发展中轴、布局中轴、人文中轴”的方针,以带动沈阳的发展。这是继沈阳推出金廊工程之后,打出的又一城市发展品牌:以浑河生态景观为弓,以中央城市带为箭,沈阳将把浑河变成城市内河,全力塑造生态景观型城市空间。
  2006年8月,沈阳市印发《沈阳市浑河开发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对浑河开发建设总体功能如此定位:“使浑河成为体现城市生活品质的载体,展现城市魅力的舞台。”对于浑南地区,《纲要》指出:在项目招商上,全面调整浑河开发区域的用地结构,创建以商业、贸易、服务、文化、娱乐、商住和金融公共设施为主的,充满活力的滨河经济开发带。
  截至“十五”末期,浑河开发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基础设施构架基本建立,生态内河功能初步显现,浑河两岸已经成为承接国际产业和南方资本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
  浑南的崛起,正在使浑河从一条沈阳市的“城乡边缘线”一跃成为连接城市腾飞两翼的中心动脉。
  龙城朝阳飞渡大凌河落脚凤凰山
  10月30日,和朋友吃罢晚饭,已是夜色沉沉。“到河边走走。”虽然记者已经露出倦容,但朋友非要拉着记者参观一下“朝阳市这几年新增的美景”———治理后的大凌河。
  “只要有亲戚朋友来,带他们游览大凌河是必须的项目之一。”10月31日,58岁的崔永孝和记者聊天时说。
  从小就生活在大凌河边的他告诉记者:“前几年,提起身边的这条河,我习惯这么叨咕:没事时就往村子边走走。”
  现在,他的说法变了:“一有空,就到河边溜达溜达。”
  崔永孝住在朝阳市双塔区凌凤街道八宝村。村子位于凤凰山脚下,西侧紧邻大凌河。过去,大凌河水年复一年向北流淌,崔永孝和村里人关心的是会不会发大水淹没地里的庄稼。这几年,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治理后的大凌河变成了风景区,两岸长堤浩荡、绿草如茵;建成没几年的凌凤大桥恰似彩虹卧波,贯通了朝阳市中心城区和大凌河东岸。
  得到治理的大凌河防洪标准大为提高,让八宝村村民打消了对洪水的担心。“现在,我们在享受河边风景的同时,更关心村里原先的土地上新出现的‘邻居’。”崔永孝说。
  “大凌河城区段改造工程完工后,凤凰山与大凌河之间的地域已经被客商们看成项目投资的‘风水宝地’,这两年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朝阳市大凌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解释。
  记者了解到,到2005年末,朝阳市中心城市建成区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2万人;按照朝阳市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朝阳市中心城区将要发展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按照规划,朝阳市确定了“沿河发展、组团布局”的整体思路,今后朝阳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按照“扩容、提质”的总体要求,使城市空间形成“一带三团”的城市结构。“一带”指的就是大凌河水系带,城市沿大凌河两岸呈带状发展,而位于大凌河东岸、凤凰山下的“凤凰组团”正是“三团”之一。
  据介绍,凤凰组团改造项目,是朝阳市城市扩容提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战略工程,主要承担城市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居住等功能。凤凰组团区域内现有人口1.25万,占地4.47平方公里,市级万人体育馆位于组团内;高级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一应俱全;香港中建等高科技园区坐落其中。凤凰组团可提供开发建设用地266公顷,可开发建设面积267万平方米。在5年时间内,凤凰组团将建设成为拥有5万人口、5.42平方公里、380万平方米建筑容量的朝阳新区。
  崔永孝告诉记者:“大凌河改造以后,八宝村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当然,变化不仅仅是现已林立的高楼。”
  崔永孝领着记者来到村里的葡萄种植基地,他说:“这几年一到葡萄销售旺季,就有城里度假的人们三五成群走进园子里,亲手采摘新鲜的葡萄。他们把葡萄园当成了凤凰山与大凌河景区之间的‘快乐驿站’。”
  当崔永孝对记者讲起“城里人摘葡萄”的故事时,也许他并没意识到:也许几年后,他自己也会变为城里人。根据朝阳市的规划,“十一五”期间,过去的八宝村、如今的凤凰组团,一大批文体设施将相继建成与使用,大凌河东侧又将崛起一片新城。
  辽阳将跨太子河
  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辽阳市太子河滨水风光带建设却是如火如荼。据了解,太子河滨水风光带建设是辽阳市向河东发展的第一个战役,意在把辽阳建设成为水、景相依的滨水型城市,把太子河建成城市内河,推动城区东拓。
  《辽阳市太子河城市规划综合治理项目》显示:辽阳市将通过对太子河道的综合整治,提供防洪保障、营造生态环境、提升地域优势、促进土地增值。据分析: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城市规划用地11.4平方公里。
  据介绍,辽阳市太子河河东新区位于辽阳市中心组团东部,新区性质以旅游业为主,高科技工业为辅,是集行政办公、居住、商务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
  有关人士表示:综合整治太子河、开发河东新区,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将为辽阳市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有关人士分析,实施太子河滨水风光带建设工程,是促进河东新区开发的重要起步工程。辽阳市向河东发展,首先要做好太子河及其两岸的文章。只有通过积极推进太子河滨水风光带建设,才能把太子河变成城市的内河,使辽阳市成为水、景相依的滨水型城市,为辽阳实现城市东移、跨河而立创造条件。
  清凌凌的河水水灵灵的城市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说起浑河的历史,75岁的沈阳市民刘胜德加了一句:“如今变成风光带。”
  10月29日下午,家住沈阳市砂山地区的刘胜德和往常一样,又来到浑河岸边的罗士圈生态公园锻炼身体。据他介绍,他很多年前就住在浑河边,“小时候浑河的水质很好,我们一群伙伴经常去河边游泳、钓鱼。后来,各种工业、生活污水都往河里排,河水就渐渐不行了,变得又黑又臭!”
  “前些年浑河周围到处都是违章建筑、杂草、垃圾,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景观。现在的浑河则是碧波荡漾,绿柳成荫,草木葱茏。”正好路过的沈阳市民王强说。
  沈阳市浑河管理中心河务科科长刘峰告诉记者,沿河两岸建起的一座座公园、一块块绿地,不仅成为发展旅游、文化、服务产业的王牌,更见证着沈阳由工业污染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
  刘峰和浑河打交道已经26年了,“从上游干到下游,工作一直离不开这条河”。“原先浑河就是‘排污沟’,如今船在水中过,人在画中游。”他说,经过整治之后,浑河水体水质明显改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条充满生态气息和文化气息的旅游休闲长廊。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胜德和刘峰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罗士圈:以前是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如今已经成为风景如画的景观公园。
  罗士圈地区原先属于河滩地,原盛京八景之一的“浑河晚渡”就在这里。在2005年拆迁前,罗士圈已经成为沈阳城区内最大的棚户区。“这里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气息,拥有的只是低矮的平房和棚厦连成一片。遇到雨雪天气,整个地区道路泥泞、破烂不堪,不带两腿泥休想进来。如果遇到火灾,只有眼看火烧连营,连消防车都开不进去。”刘峰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的那场大洪水,罗士圈的东街被淹,一些住户家里,洪水齐腰深。
  两年前,沈阳市政府对罗士圈地区进行动迁并建设大型生态公园。如今,站在河边放眼罗士圈生态公园,近可见水面波光摇翠、碧波万顷;举目远眺,一栋栋雄伟陡峻的高楼迭起,宛如层峦叠嶂的高山。
  “现在的浑河像一条卧畔长龙,蜿蜒在城市当中。”在沈水湾公园前的滨水路上,沈阳市民杨胜利无限感慨。他指着正在建设的三好桥告诉记者:“我刚走着从浑南长白地区办事回来,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浑河上没有这么多通道。”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浑河自东向西已形成了东陵大桥、长青桥、富民桥、浑河桥、工农桥、胜利大桥、谟家堡闸桥7座跨河通道。在沈阳市的远景规划中,浑河南北两岸将有14条跨河通道,将使浑河沈阳中心段桥梁间距平均缩小至1.5公里左右。
  “河流变了,水清了,水多了。”10月31日,54岁的朝阳市民冯士成在大凌河边告诉记者。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曾经‘波泛桃花流锦浪’的大凌河,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大凌河朝阳城区段左岸南大沟、北大沟两个污水口直接将污水排入大凌河。河道两岸树杂草荒,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河道内,因挖沙取土形成大小不等的12个取料坑,遇上刮风天气,沙尘四起,黄龙漫舞。”朝阳市大凌河风景区的张树国说:“那时,两岸堤防防洪标准低,多年失修,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让社会各界忧心。”
  2002年9月初,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揭开了序幕。如今,早已治理完毕的大凌河,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展现朝阳独特人文历史文化的滨河景观园林。“东方曙光”、“营州斜阳”、“南桥竞渡”、“龙城古韵”、“龙腾鸟飞”、“古车辙痕”、“金台夕照”,漫步朝阳大凌河畔,一处处主题景点把大凌河这一记载着朝阳兴衰荣辱的历史长河,融入璀璨的红山文化和绚烂的三燕文化,构成了远古———现在———未来三个时空段。
  “大凌河风景区的建成,不仅完成了朝阳城市的防洪体系,解决了朝阳城市的防洪安全,而且形成的3000余亩人工湖水面和1100多亩绿化带,有效地改善了朝阳城区的环境。”有关人士充满激情地介绍,“你看,碧波千顷、湖光潋滟的人工湖,像一条绕城缠腰的玉带;新建成的凌凤大桥恰似彩虹卧波;远望层峦叠嶂的凤凰山像一条卧畔长龙。绿山秀水,群山翠绿之景与现代城市之景相融合,形成一处新的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园林。湖光潋滟的人工湖与风景如画的凤凰山交相辉映,青山绿水,点点凉亭,实现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人间美景,构成了一条生气勃勃的城市生活走廊。”
  亲水而居的别样喜悦
  “能够住到河边,每天都看到这样美好宜人的景色,真的是一种享受。”沈阳市民杨胜利告诉记者,“不久后我将搬进五里河公园附近的新居。”“大凌河变干净后,我终于可以打开窗户了。”朝阳市民冯士成说,“依水而居、依水而游变成了朝阳人生活的新画面。”
  “治理后的浑河鱼虾再现,鸟儿回归,老百姓再也闻不到原来的那种恶臭味了。”沈阳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在浑河岸边垂钓,还可以登上游船饱览两岸风光;伴随着河水的变清,现在去浑河岸边的公园里健身已经成为市民的习惯。
  近年来,沈阳市对浑河的治理力度逐年加大,过去百姓心中的污染河,如今已经成为两岸碧草铺地杨柳舞动的景观河、生态河。浑河岸边的楼盘价格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稳步提升。提供“宜居的生活空间”、“让居住回归自然”、“亲水住宅”等,已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当下使用频繁的广告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穿越沈阳内城的浑河如同一条“水珍珠”,抬高了夏季房交会上沿河两岸住宅的身价。“我家就在岸上住”,成为沈阳市民选房的新时尚。杨胜利购买的房子达到近6000元/平方米。他说:“咱们看中的就是浑河岸边的美景,在那儿居住最适合养老了!”
  “灵动的水韵给临水而居的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起居空间,更难得的是一种享受生活、闲适、舒心的生存状态。”朝阳市民姜尚学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的家就在凌河岸边、人工湖畔,站在我家的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凤凰山、近处的凌河水,也可以欣赏到那带状公园里的绿树、鲜花和草坪,踱出家门百步余,就可至人工湖岸边。清晨,我经常到那里欣赏日出的壮观场景。随着鲜红的太阳跃出峰峦,湖面顷刻染上了片片红晕,岸上的绿树、花草都披上霞彩,人工湖畔顿时显现出勃勃生气。晨练的人群迎着朝霞,身后拉长着律动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城市的道路、楼房都澄明起来,新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大凌河改造前,我在河边买房,周围的朋友谁也不看好这个地段。想不到仅几年的时间,这里就成了朝阳人购房的首选。”朝阳市民段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房价是800元/平方米,如今2300-2400元/平方米都不能出手了。他说:“选择住在河边,不仅可以享受无边美景,还方便利用众多的运动和娱乐设施,这样的都市滨河水岸生活,有谁会不向往?”
  清流脉脉穿城过
  大自然孕育了河流,河流又哺育了城市。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与繁华都和河流有着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许多时候,河流就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是一座城市的魂魄,是一座城市的母亲。
  千百年来,城市与河流和谐相处。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城市排放污水、疯狂采沙、砍树毁林,让一直哺育自己的母亲河伤痕累累;改变了面目的河流泥沙俱下、河水浑浊、水淹城市,让城市不得安宁。
  “重生或是死去?”严峻的现实迫使城市的管理者深刻反思:这座城市应该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河流与城市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结论其实很简单:没有河流就没有城市,河流清则城市兴、河流污则城市衰。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识到:河流不仅仅是城市泄洪的主要通道,经过重新治理和规划后的城市河流,应显现出独特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
  城市与河流共生共荣,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既要尊重河流的自然规律,也要充分开发河流的各项生态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这就要求综合规划河流,对河流进行适当的功能定位,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协调各类功能,让河流的自然规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沈阳和朝阳的实践说明:城市河流治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城市发展中必须依托和考虑城市河流,城市建设中需要尊重和善待河流水系;恢复城市河流水空间,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