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质灾害到底多严重,我不知道。政治局开会不爱讨论,媒体报道也不多。不过无论严重还是轻微,要治理,是没有疑问的。政府部门说,非常重视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看来问题多少还是有些严重。
全国政协 委员李烈荣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已投入100多亿元。根据实地调查,三峡水库蓄水并没有造成严重地质灾害。自2007年至今,三峡库区已连续两年多实现库区内,无一人因地质灾害死亡。他还表示,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要加强监测预警,要有预案,进一步提高灾害预报能力和发生问题后的应急能力。
以人为本,不死人,是最好。三峡库区,历史上,一直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不仅如此,生态条件,也很脆弱。蓄水之后,地质灾害频发。谁污染谁治理,谁导致谁负责。重视对三峡的地质灾害治理,理所应当。
2007年至今,据说三峡库区,没有人因地质灾害而死。不过,2003年24人丧生。那年7月13日,湖北秭归县千将坪发生滑坡事件,距离三峡工程二期蓄水,仅仅六个星期。另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2001年10月,库区20个县(市、区)共发现上报地质灾害2548个。其中,崩滑体2490个,总体积约44.85亿立方米。同时,还有泥石流47条、塌陷6个、地裂缝5个。这是整体灾害情况,至于叫不叫严重,标准确实不好说。
当年整个三峡工程400亿元移民投资总概算中,仅拿出6亿元,包干用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当年三峡工程论证小组地质地震专题论证报告专家之一、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孙广忠,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当时论证时,只是纸上谈兵;虽然专家组对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有基本的估计,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并没有估算相关防治经费和总投入。”
对三峡库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是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人类活动影响,再加上三峡地区原有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毕竟世界罕见。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地质灾害严重性凸现。2001年7月1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决定,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立起来。这些年,相关部门确实也做了很多工作。正如李烈荣介绍说,国土资源部对库区涉及的每个县,都进行了地质调查。
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不是一天两天,三峡水库在一天,这项工作就不能停止。即便未来三峡废弃不用了,善后地质调查研究和投入也是必不可少。
治理是需要花钱的,李烈荣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已投入100多亿元。这已经说明问题。和一般的工程比起来,地质灾害治理可能是个无底洞,其不可预见性太多。但往往中央有自己的投资规划,如何灵活解决资金难题、制度难题,是治理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两会是个契机,媒体、民众、高层都高度关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李烈荣,开了个好头,高调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不仅说成绩,而且给建议。代表委员,都应该高度关注和代言自己最熟悉、最关系自己领域切身利益的事情。并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提案。真理越辩越明。作为媒体、民众,通过这些讨论和提案,对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鞭策和监督政府将工作做好。比如三峡地质灾害的治理,将投入更多资金,规划更加科学。(银玉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