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高科技振兴农业 卫星技术应“下乡”
内容
  农业问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解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而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如何有效地解决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已十分迫切。
  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高新科技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以科技创新应用带动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上,美国农业无疑是值得借鉴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工业国,也是最发达的现代农业国。伴随着美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美国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在美国,每个农户平均占有耕地450英亩,最多者可耕种2000多英亩,每个农业劳动者平均年创产值6~7万美元……而这一切,依赖的正是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转化与推广。
  以精确农业为例,从1993年精准农业技术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两个农场的试验开始,到其后大范围推广,短短5年时间,美国85%农业区域就已实施了精确农业。精确农业,是根据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确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方法。精确农业能够帮助生产者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等;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自然资源。
  2004年10月美国农业部与美国太空署签署协议,美国太空署提供更多的高性能遥感卫星支持美国农业的发展。高性能遥感卫星的加盟无疑让精确农业更加“精确”,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精确农业的发展。
  作为精确农业的核心技术,卫星技术在田间信息的定位采集以及田间操作的准确定位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让人们颇感振奋。笔者从quickbird中国总代理天目创新了解到,目前卫星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涵盖农田土地资源调查、土壤侵蚀状况调查,农作物估产与监测、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等多个方面:
  1. 土地资源调查:对各种农业自然要素的调查,包括土壤、地形、植被、表层地质、气候、水文和地下潜水等。世界范围的农民每年都要在农田中进行大量的化学药品投资,而由于滞后性等因素,产出与投入往往并不成比例。而借助空间高分辨率影像,可帮助其快速辨别土地状况,从而及时、有针对性地改善土地状况。
  2. 农作物监测与估产:① 作物环境监测,即利用卫星数据了解土壤的侵蚀、沙化或草原的退化或因特殊因素引起的环境恶化等。据天目创新quickbird负责人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发展以后,借助近红外和热红外接收的遥感影像探测,大面积、更广范围的农作物环境监测才真正成为现实。② 农作物长势监测:通过卫星图像数据可以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非常清晰的了解和分析;③ 农作物估产,卫星图像被普遍应用于大面积作物估产。利用卫星数据对某一作物进行生态分区,并在各个生态区根据历史产量建立各种的产量模拟公式,同时结合气候等相关信息,进行产量估测。
  3. 灾情监测与预报:① 洪涝灾情监测预报。利用卫星图像资料对某些地区的暴雨或干旱天气及其可能造成的灾情进行预报;而通过当时的卫星影像与常年卫星影像的对比,也能够获得有关灾情的较准确的结果。② 作物病虫害监测。当农作物受到病虫、寒霜等自然灾害时,采用卫星多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能全面掌握受灾区域的具体位置与受灾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施用除草药、杀虫剂及其它农业“治疗 ”。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在农业中的不断纵深应用,全方位的精准农业也将更加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而quickbird等高性能遥感卫星在农业中的应用,带给人类的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也将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我国精准农业的大范围推广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遥感卫星,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未来农业中的应用终将成为主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