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近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这是加强找矿、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简而言之,就是科学评估出我国地下究竟蕴藏着多少有望发现的矿产资源量。这次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新世纪我国矿产领域开展的一次重要国情调查,主要评价煤、铀、铁、铜、铝等25种固体矿产的资源量,编制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等。
开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这次被评价的25种矿产均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资源。煤是中国的主体能源,有人称它是为中国保底的能源。铀,未来重要的非常规能源之一,发展核电离不开它。其他如铁、铜、铝、铅、锌、锰、铬、镍、钼、钾、磷、硫,以及钨、锡、锑、稀土、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或是我国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大宗矿种,或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矿种,或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都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找矿的前期工作,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基础。迄今,我国从国家层面开展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共进行过3次,系统地开展了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原地矿部门曾组织了固体矿产跨省区划,在对重点成矿区带远景区系统研究分析基础上,开展了若干矿种跨省成矿区带预测和省级资源总量预测等。找矿突破要循序渐进,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找矿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找矿面临着向难识别矿、深部矿探寻的新形势,找矿难度日益加大,科学找矿尤为重要。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预测评价,是找矿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我国在1992年-1995年部署了第二轮固体矿产区划工作,对一些重要成矿远景区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预测,其成果被用于部署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九五”找矿的重大突破。再如,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不仅对指导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预测结果迄今对部署煤炭资源找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也要依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国内外不乏其例。美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投巨资开展第一轮矿产预测,实施石油天然气预测、阿拉斯加资源评价、国家铀矿资源评价计划、本土矿产资源评价计划等4项国家计划,20 世纪90年代又进行了重要矿种资源潜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美国制定了国内石油保护性开采、铀矿作为能源的战略储备等资源政策,建立了矿产资源的供给保障体系。无疑,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制定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政府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务必认真组织实施好。要科学设计,严密组织,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这项工作按期、高质量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