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字测绘产品已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测绘产品。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数据存储、备份进行科学调度和管理,已经成为有关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迫切课题。
数字测绘产品管理有何风险
数字测绘产品一旦遭遇风险,数据成果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损坏的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数据风险是多方面的,数字测绘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如下四类:
——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损失。这类风险是指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原因,导致存储的数据不可用。这种风险容易对在线运行的数据造成危害,可以通过备份恢复的方式预防。
——存储介质损坏造成的数据损失。这类风险是指存储数据的光盘、磁带、硬盘等介质因物理损坏或逻辑错误导致数据部分或全部不可用,这种风险的破坏性很大。预防的方法除对存储介质的质量、性能严格控制外,还可采用多套备份以及介质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等方法。
——病毒造成的数据损失。这类风险是指由于网络的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的数据损失。近年来,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数据损失呈上升趋势,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造成的危害也很大。一般的预防措施包括与因特网物理隔离,使用查毒工具、病毒防火墙等。但即使如此,也无法保证绝对安全,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十分必要。
——误操作造成的数据损失。这类风险是指由于人为操作的错误造成的数据丢失或不可用等。目前有效的预防方法是进行数据可读性检查、数据备份。针对误操作,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触及核心数据的操作人员数量,加强业务培训,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等。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灾难而使数据遭受损失。
数字测绘产品如何安全管理
一要注意在线运行数据的安全。对于业务工作中经常使用、访问率高的数据,通常采用在线存储方式。目前,许多相关单位在线运行的数据都存储在磁盘阵列中,包括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管线图、规划路网图、正射影像图等。对于此类数据的安全管理,不仅要设置合理的管理权限,规范管理人员的操作,而且要安装并及时更新病毒防护系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备份策略来备份数据。定义完备份策略后,无需人工进行干涉,备份系统会按时备份在线运行的各类数据。
二要建立数据备份机制。数据备份的目的是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备份数据把原始数据恢复出来,使工作正常运行。根据数据的类型、数据量的大小、数据的重要性、变化频率等确定备份的方式、备份的周期、备份的数量、备份采用的软硬件平台等,从而建立起数据的备份机制。这项工作不仅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还要考虑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
三要注意存储、备份介质的选择。随着硬件存储技术的发展,存储介质的种类有多样化的趋势,存储性能也不断提高。要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次等指标选择不同的存储介质,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一方面可降低存储成本,提高整体的存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按照业务要求对存储介质进行合理的组织、使用、循环及淘汰。此外,任何存储介质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必须定期更换。应该对各种存储介质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方案。
四要定期检核数据。数字测绘产品上交后,管理人员首先要检查数据的可读性,然后进行备份。原始数据和备份数据都要定期检查,包括介质的检查和数据可读性的检查两个方面。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周期与抽样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