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字化方式的地图制图生产
地图制图生产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制图技术向现代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地图制图和出版的数字化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地图制图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彻底改变了地图制图技术的落后状况,增强了地图制图与出版的科学性。
多样化的地理信息服务形式
我国的GIS软件数量增长迅速,GIS产品种类从开始主要是综合性GIS基础平台软件,发展到现在的基础平台软件、应用开发平台软件、专项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系列产品。各种专业应用GIS中的电子地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网络电子地图、移动设备导航电子地图等多种地图可视化系统应运而生,用户范围也更加大众化。
地图自动制图综合研究
我国在解决自动综合的许多难题方面取得了充分体现自主创新精神的优秀成果,为电子计算机按照模型来模拟人在制图综合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比较客观和正确地反映了人脑思维特点。尽管计算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模拟在制图综合过程中人脑思维的过程,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这个目标。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控制
主要探讨和研究引起GIS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原因和表现、GIS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GIS分析处理过程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传播机理等,例如,基于Web Service数据质量信息服务系统,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不确定性等成果在深化GIS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用化
对于虚拟地理环境,现在注重研究构建统一的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框架,目的是实现不同类型仿真系统间的互操作和部件的重用,体现了层次化、抽象的数据类型、隐含激活及支持分布式的特点。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中场景的建模和控制的深入研究,使系统具有真正意义的分布性、三维性、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和境界逼真性,从而更接近实用。
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
近年来,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其算法研究方面,如针对目前忽视GIS数据库中存在的小部分新颖的、与常规数据模式显著不同的新的数据模式的情况,给出了空间离群点检测算法。
地球空间信息网格技术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或测绘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空间信息网格,它实质上是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在我国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它进行了研究。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理论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中除了地图投影、地图综合和地图符号等传统理论外,又增加了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地图视觉感受理论等现代理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