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西部,亟需气象科技服务
| 2007-07-19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西部大开发,必须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之所以长年干旱,最缺乏的是降水条件,大部分水汽都在空中白白掠过而未能形成降水。在西北地区开展有组织的人工增雨(雪)已成为当务之急。气象部门将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人工增水作业基地,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增水效果。
  青海省已经初步建起了针对黄河上游的增雨基地,自1998年开始,每年投入600万元,两年来累计增雨50亿立方米,使黄河径流增加12亿立方米,其中龙羊峡水库蓄水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水平。气象部门计划参照这一模式,在黄河河套地区、新疆天山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再建立一批人工增雨基地,并设立全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作业系统。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加强西部地区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水平。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比较适合采用卫星遥感技术。今后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提供信息力求更细更多,同时加强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气象部门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在西部地区布设40多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
  西部地区跨越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等气候带,气候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巨大的能源潜力。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气象部门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人才优势,可以大有作为。
  气象部门在西部地区共有1017个观测点,已经初步形成监测网络。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的连续动态监测;同时,将在西部地区组织气候资源普查,进一步完善农业气候区划,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并准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试验示范基地。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