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盐碱地上绘新图———山东滨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 2007-07-31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当黄河东望渤海时,西北高原下行的泥沙与渤海湾上潮的海水交融了,于是,黄河之北、渤海湾之南形成一片苦咸的土地,史谓滨州;当历史长河流经2001年时,这片9600平方公里的盐碱地,改称滨州市。
    370万滨州人虽然敲响了欢庆撤地设市的锣鼓,但鼓声里伴着叹息:在山东17个地级市里,滨州主要经济指标位居14位,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排位第12和第13。
    滨州应该努力追赶发达地区,一部分干部群众说。但也有一些人信心不足,在他们看来,自然条件和发展现状都决定了,滨州不可能赶上东部发达地市,将扮演着跟跑的角色。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认为仅仅努力追赶还不够,自然条件和发展现状都决定了,滨州必须也能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地市!
     “怎么赶超?你跑人家也跑,所以,有时候得飞着超越。”曾任过航空公司老总的市委书记孙德汉用航空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鼓动着群众:我们全市干部群众思发展、想干事,这是“人和”;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天时”;广袤的、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盐碱荒地,这是“地利”。滨州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于是,逢天时、具地利、得人和的滨州,开始了黄河三角洲上的飞奔。到2006年,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24 倍、46倍、32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4年保持在山东省前3位,各项指标人均总量跻身全省第二方阵。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的增幅高居全省第一。
    科学规划起点新
    沾化县李雅庄有个叫李春生的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村支部书记的他带领群众在盐碱滩上种棉花,成为全省学习的典型。但是风暴潮总在花蕾初放的时节,吼叫着掠走棉花、房屋。80年代,李春生曾带领村民建了一段防潮大堤,但是,当疯狂的潮水袭来,那十几里大堤顷刻间便随浪而去。80岁时,李春生带着遗憾去世了,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应该修一条防潮堤”。
     由于黄河泥沙与渤海湾淤泥的双重作用,滨州沿海地区为平原泥沙质类型,岸坡平缓,向海落差极小,一涨大潮,海水便漫无边际地涌向盐田、虾池、村庄、枣林、棉田,若是台风袭来,则盐化、虾跑、树倒、房塌甚至人亡。这里是山东风暴潮发生年次最多的海岸线,也是少有的因海而致穷的地区,两个滩上县无棣、沾化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人们称这里的海是“穷海”,滩涂是“灾滩”。
    2003年10月10日到12日,风暴潮再次袭来,直接损失超过6亿元。风过潮退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在滨州沿海建一条防潮大堤!
    干部群众虽热烈拥护这一决定,却疑惑:将近300公里的泥沙滩涂上,如何造起一条防潮大堤?尤其是,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滨州决策者认为,这的确是一道复杂的难题,但“穷海”“灾滩”这个困扰了滨州上千年的问题,再不能留给下一代去解决,而且今天的发展也要求他们面对现实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统筹发展的需要,是人与自然统筹发展的需要。方向明确了,方法就有了,这个方法就是科学化规划、市场化运作。
    为此,滨州市委、市政府组织一个专门班子做规划、搞论证,请中科院院士领衔的12位专家进行评审,最后出台了《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建设示范带总体规划》(简称北带开发)。在黄河以北至渤海湾南岸四县区总面积5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沿海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集生态恢复、发展盐化工、油化工及基础设施建设于一体。这包括“一堤五带”,即在建设总长度290公里的高标准防潮大堤这一前提下,开发36 万亩贝砂岛生态旅游带,150万亩海水养殖和盐及盐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带,130万亩人工芦苇湿地、200万亩梨枣高效经济带,110万亩盐碱低产田高效开发带。防潮大堤,可保护2000平方公里土地、60万亩耕地、11个城镇、200个村庄、16万人口。有大堤作保护,300万亩潮上带芦苇湿地能得以恢复、200万亩枣梨经济林和110万亩盐碱中低产田可得开发,大量的企业可以进驻……
    至于钱从哪里来,他们的口号是:“市场是平台,市场是后盾。”沾化县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的新方式:用项目建设权置换一部分滩涂使用权。这一创新,立即引来一批外地投资者;无棣县成立了金湖滩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以此作为投资主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政府用300万元启动资金撬动了7800万元的资金投入。
     市场对“北带开发”的呼应热情远远超出滨州人的预期,盐碱荒滩很快变成投资热土:金融机构争相提供贷款支持,仅2006年的滨州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银企合作会就有1098个项目签订合同、协议,贷款金额718亿元,另有316个项目签订合作意向,贷款金额198亿元;中石油、中粮等国内知名企业来了,维多集团、BP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来了;盐化工、风电、枣及食品、棉花及织品、海产品养殖及加工等几百家企业在这里找到发展的空间;国际知名的钻石飞机公司和一些高科技项目也落户这片古老又新生的广阔土地。
    “北带开发”,从一开始就针对着区域间、产业间、城乡间及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而展开,所以,北部相对不发达的无棣、沾化两县以此为契机,缩短了与南部较发达县区间的差距,很快就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到2005年夏,290公里长的路堤两用大堤初步建成。人们惊奇地发现,防潮大堤的修建,给滨州增加了63万亩的土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几天后, 8月8日傍晚,第九号台风“麦莎”从滨州市沿海扫过,与天文大潮在滨州沿海不期而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形成了30年不遇的风暴潮。但是,疯狂的潮水奈何不了巍巍长堤。沾化县滨海乡齐  村47岁的杨福义告诉记者,“每年7、8月是出虾的时候,偏这时候风暴潮就来了,哪年都有损失,严重的年头,连一年的工本都搭上了。好些人都不敢养虾了。看着虾池闲着,实在心疼啊。”大堤建成后的2005年,他养对虾一年就收入40万元。去年,他花20万元盖了9间砖瓦房,今年春天又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2005年8月8日那次大潮,俺一点损失也没有————潮叫大堤挡住了!”
    而这一天,李春生的儿子举着父亲的画像走上大堤,让父亲“目睹”那狂潮在大堤面前的低头与退却!
    挖掘脚下盐碱地
     像往日一样,一吃过晚饭,尚俊奎、吴美兰等五六位邻居就往中海的人桥而来,他们提着板凳、马扎,坐在桥头的绿地边,一发现有外地人走上桥,就主动攀谈,夸赞他们的城市,夸赞他们的领导,动员客人投资办厂。现在,他们就把记者当成了商人,让个马扎坐了,开始了“招商引资”:
    怎么样,俺这城市美吧?
    这么好,您来投资办工厂嘛。
    办工厂能招工,还能交税啊。人家魏棉办一个分厂,就招三万多工人呢!还招好些外省的呢。
    不是吹,这两年凡是来俺滨州的人,没个不挑大拇指的,就前天,俺几个还和一个上海来的客商聊了半天呢,他信俺了,决定来投资了呢。
    过去?这脚下都是盐碱地……
     这是6月17日晚上9点多记者经历的一幕。此前一小时,在这个波光映灯光的中海的另一座桥上,一位叫柴美兰的退休干部,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了她对这个城市的赞美。2004年,她和老伴在滨州买了一套能看到湖景的住房。30年前,她曾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过,但当生活面临选择时,她去了外地,“现在看建设得这么好,就回来了。”
    滨州地处黄河等九河尾闾之地,丰水则涝、枯水则旱。前些年黄河断流,曾给滨州造成数十亿元损失。
    滨州人探寻治水之道,坚持的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孙德汉说,掌握了这一点,他们的治水思路清晰起来:改变以往的治水模式,走人水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很快,一幅“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蓝图被勾画出来———以城市建设为载体,以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为手段,以城市与水在生产、生活、生态上和谐共生为目标而改水、用水。工程流程说来也简单:挖土成湖,取土筑路,种枣树成绿化带,建桥梁连城乡,水入湖压碱又沉沙,挖湖沙垫高未来城区之地基……
    于是,今天到滨州,我们是沿着一条绿色的环城公路而来(这里是山东省惟一还没通铁路的城市,但一条黄河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的现代化铁路,已进入工程尾期),与这环路同时环绕着城市的还有环城水系、环城林带和环城景点。
     入得城来,我们发现这个北方城市竟然生活在湖景水泊之中:中、东、西、南、北,五座大型平原水库坐镇城市五方,中间以河道和林带相连。水,在观赏过正在建设的36座仿真世界名桥、游览过在建的72处城中湖泊、欣赏过城市的建筑布局之和谐后,又带着一城人的爱意,流向海边的盐碱滩涂,压碱造地,支持产业开发,最后流入渤海。
    “四环”如流动的诗,“五海”似框中的画,扮靓了滨州。但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集交通、水利、城建、生态、林业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四环”之内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为滨州未来发展成百万人口的城市打下基础,拉开框架。以工农业用水为例,环城水系与 “五海”的年调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足以支撑未来10年工业高速增长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
    “四环五海”是滨州人的骄傲,不仅因为它是个建设奇迹、是人水和谐的典范,更因为这巨大的建设项目竟然是个“赚钱的营生”。尚俊奎指着波光粼粼的“中海”对记者说,四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地,各家各户、企业单位取土垫房地基,把这里挖成一个个臭水坑,也形成了一些藕塘,夏天一来,蚊蝇成灾。“做梦也没敢想,俺这儿能挖出个西湖美景来,挖出来的土还能卖钱。”
    因为以人为本治水,因为人水和谐相处,水害变成水利。2005年以来,全国摩托艇邀请赛、中美滑水明星水上项目对抗赛、首届国际航空博览会、国际龙舟大赛等国际赛事,比赛般地在滨州的中海举行。“四环五海”工程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滨州市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其实,“四环五海”只是滨州和谐社会建设百花园中的一朵花。如今的滨州,人与自然相融,县域间、城乡间融为一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形成,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率高达9976%,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9%。
    立足实际抓机遇
    2005年10月3日上午,中国滨州首届通用航空博览会开幕,一架状如白色大鸟的小型飞机从乌黑的飞机跑道上飞了起来,这是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上飞出的第一个成品。滨奥,立即成为众来宾关注的焦点,有客商甚至当时就要订购这英俊又玲珑的小飞机。
    这种由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有限公司和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合资生产的“钻石”系列固定翼小型飞机,填补了我国通用航空2—4座固定翼飞行器制造的空白,也结束了山东无飞机制造业的历史。
    评价滨州近几年的发展,有人说得很内行,说滨州是“充分理解并做好了产业结构调整”。
     孙德汉说,“我们赶上了好机遇,但抓机遇也有诀窍,那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把机遇与实际结合起来看,方向很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为核心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壮大一批大型企业,拉动一批中型企业,培植一批小型企业,努力延长纺织家纺、汽车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船舶制造维修、油盐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10大产业链,做大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使速度、质量、效益和后劲实现协调统一。不再单一追求产能扩张、规模膨胀、单一 GDP,而是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轴,配套跟进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同步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从滨州的实际出发。”
    滨州的实际是什么?
    比如,宜耕地多是盐碱荒地。
    这样的土地适宜种棉花、冬枣和小枣等作物,企业家已认识并利用了这些资源优势,创办了数以百计的棉纺企业。而此时,正值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加入国际竞争之际,这意味着,低廉的劳动力、低品质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高科技、高品质才是立足和发展之本。
    认识到这一点,滨州市委、市政府就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棉纺织业运用高科技上下左右延展产业链,于是就有了稳居世界第一、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魏桥创业,有了行销世界五大洲的毛巾、家纺等高档滨州棉纺织品。
    又比如,广阔的荒滩之上,对应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净空”————数百平方公里内无航线,这“净”的地与天组合,是一个航空城的必须条件。
     于是,滨州人瞄上了通用航空业。通用航空业是指除军事、公共客货航空运输以外的航空作业活动,包括工、农、林、渔、矿等作业飞行和医疗、救灾、气象、海洋、遥感、教育、文体、旅游等飞行活动。我国的《通用航空条例》已经于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通用航空市场禁区开始有条件地开放。这是一个潜在的机遇!从市场情况看,全世界目前约有35万架飞机和70万名飞行员在从事通用航空业,而且呈快速增长态势,仅美国就拥有通用飞机205万架。而我国不足 500架。
    把滨州的实际与中国、国际行业实际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滨州“大高航空城”,有了大高通用飞机场,有了设计年产500架的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相关企业,有了滨州学院的飞行学院里的飞行、维修等专业,甚至有了飞机发动机制造业。
    再比如,这里有很多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活塞,是发动机的心脏,也是滨州人的骄傲。滨州的活塞、曲轴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90年代,加快了发展步伐。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滨州市对大型骨干企业的思路变了,从“保护”转向服务和引导,用财政、金融、资本运作等手段,引导这些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使这些企业逐步在全国和国际市场占有了重要席位。尤其是滨州活塞,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链条延展,年产量突破了2000万只,规模、品种、质量、效益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且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3月,国际知名大企业德国BBS公司慕名来到滨州,与滨州活塞集团合资创办滨州盟威BBS轮毂有限公司,产品全部出口到欧美。
    至此,铝铁合金————活塞曲轴轮毂 ———发动机,滨州的汽车呼之欲出。2005年12月29日上午,首批滨州造的普莱德牌100辆皮卡车身披彩绸,骄傲地走下了生产线。“普莱德”是英文 “PRIDE”的音译,意为骄傲、自豪。是的,滨州人有理由自豪,因为他们的汽车将要装的是自己的发动机,发动机上用的是自己的活塞、曲轴、缸套,等等。
    滨州的决策者们算了一笔账:“滨州活塞是世界汽车业最好最大的配角之一,可是,1台皮卡车的产值相当于1000只活塞。当最佳配角固然好,但不能甘于配角。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先机,加速提升传统产业。”
    于是,盐化工业、船舶制造业、电子芯片业、生物医药业、果蔬食品业,都围绕骨干优势企业拉长着、加粗着产业链。伴随大企业的强大,一批中小企业也迅速成长。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滨州市委、市政府对上项目、搞调整提出一个要求:四思而后干。一思用煤多少,二思用电多少,三思用水多少,四思排废多少。凡是耗能高排放多的项目,再大也不许上。而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对高科技航空材料、电子芯片等项目,对零排放项目及企业,则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众和新型墙材公司以引黄济青沉沙为原料生产高强度墙材,年消化黄河沉沙65万立方米,生产空心砖、多孔砖、装饰砖25亿块,节约沉沙占地300亩;鲁北化工的海水利用发展到“用干榨尽”的地步,最终达到零排放;而沾化县齐明造纸厂更是“四思”出了奇迹:处理过的废水排进荒芜的盐碱地,前年,这片几十年来寸草不生的土地突然长出芦苇来,经专家勘察后鉴定,由于该厂排出的废水达到灌溉水标准,所以唤醒了盐碱地下沉睡了多年的芦苇。
    同心协力谋发展
    王子尧并不渴,但为了证明他对自来水的喜爱,特意拧开水龙头,接一杯水喝了,然后笑着抹抹嘴说:
    “俺和县长喝的是一样的自来水呢。不光俺们下洼东村通了自来水,是全县,一个村一户人家都不落!和城里人喝一样的水,一样的有医保,有养老保障,还愁个啥?”
     离县城上百里的农渔民们喝的水跟城里人完全一样,农户家家通自来水,城乡用水同网、同质、同价,这在全国农村县里是惟一的,这个县叫沾化,1998年才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有了自来水,王子尧“再也不羡慕城里人了”,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也回村当起了农民。“俺爷儿俩有四辆车呢,三轮车、摩托车、小皮卡和桑塔纳轿车,房子这么大,有医保,有养老……”老人边带记者参观房子和车子边不停地说着生活的美好,古铜色面庞上流淌着自豪。
    从“北带开发”到“四环五海”,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四思而后干”,从黄河岸边的老屋拆迁到渤海湾的生态恢复性开发,滨州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以人为本。
    孙德汉说,“因为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我们要求干部时时处处从维护群众利益着手,从具体问题抓起,一方面始终盯住富民乐民目标搞建设,一方面加快建立公平的保障机制。”
     当各级领导干部“盯住”富民这一目标时,除了调整产业结构,还调整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更着眼全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全民整体素质而调整财政、水利、道路结构以及教育、医疗等资源等。5年来,滨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市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公益性事业的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长。农村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客车、电话、有线电视和自来水。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4352元和1700元。
    社会事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活塞集团不惜投入,对全员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还每年从职业学校中招收数百人就业;魏桥集团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所以,4年前还是农民、已50 多岁的吴美兰也进了工厂当起工人。这位朴素的妇女用两个字表达了她对生活现状的满意:“舒心”。因为舒心,因为爱这个新兴的城市,所以她和邻居们晚饭后会到“中海”边,一边享受着如画的美景、清新的空气,一边向外地人介绍自己的城市,表达舒心与幸福感。
    一个个难题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下解决了,一件件利民富民事业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中完成了。飞机上天、轮船下海、汽车上路,传统棉纺注入高科技,现代芯片问世。滨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靠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境界。
    滨州,那片齐鲁大地上苦盐的土地,正结出甜美的果实;那个山东排名后面的城市,正在赶超先进的大路上飞奔。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