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GPS井喷谁之过 百家争鸣再议导航市场
| 2007-08-06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以前我们只能在电影中见到的能将腐朽化为神奇的GPS定位系统似乎被阿汤哥运用的出神入化,就连詹姆斯邦德也对它情有独钟,可以说GPS定位是惩治恶势力的一把利剑。经过众多电影的渲染之后,GPS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痕,那就是:GPS是高科玩意儿。然而随着近几年中国车市的突飞猛进,不少中高端汽车都配备了车载GPS,随之作为汽车参数之一的GPS也就成为了衡量汽车豪华与否的一个标准,这时GPS再一次的改变了我们对它的认识,那就是:这是奢侈的玩意儿。
    不过随着科技的车轮前进到2007年,那个曾经在我们脑海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代沟的GPS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IT市场上,形成了2007年IT市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网上数据显示,在2004年我国GPS导航市场开始起步,当时只有很少的厂商在设计、生产和销售GPS设备,经过两年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的GPS导航依然活跃在离大众消费者较远的边缘地带。然而进入2007年,这样的情况却出现了大逆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产品如井喷一样的出现在市场上,顿时间IT卖场的任何一个角落似乎都能听到语音导航在一遍遍的重复着:“距离目的地还有300米,前方请右转......”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目前出现在IT卖场上的GPS导航设备为什么会出现的如此之快,到底是厂商推动的原因还是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猛增。不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似乎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拿汽车市场来说,目前中国GPS系统车载装备率不到2%,远远低于欧美市场的25%,更低于日本59%的装备率,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与厂商那较高的热情相比,消费者则表现出了较低的热情,毕竟生活在自己的城市中,自己脑袋中的地图很少有死角,已经足以应付每天的出行。不过这也正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中国GPS市场巨大的潜力,不到2%是多么让厂商兴奋的数字,厂商仿佛找到了一块新大陆然后说:“大家快来吧,这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
    另外,今年GPS市场的火爆和软硬件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关系。从硬件层面讲,制造GPS设备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内置的芯片都已经模块化,厂商只需要设计产品的外观即可装配出厂,可以说制造GPS设备的门槛已经相当低。另外,从软件层面来讲,不断完善的导航软件也为GPS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像现在主流的凯立德、天行者和道道通等软件,而且他们自己都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在信息的覆盖上面也做的相当出色,尤其是最近凯立德还推出了全国首张全覆盖地图,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内地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全国路网100%可导航,大大刺激了GPS市场的增幅。
    除了正常的有实力的厂商推出GPS导航系统以外,还具有不少的小厂商也加入了这场战斗,从最早的40家左右一下子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几何倍数的扩张也是今年GPS井喷的一个原因。据经销商介绍,这批小厂商之所以开始涉足GPS设备的生产,是由于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干净的圣地,没有过多的人去开发,所以其中所蕴含的巨大财富驱使这些小厂商自主的投入到GPS产业链中,而这些小厂商多是以前从事MP3、黑手机以及廉价VCD等厂商转过来的,由于以上产品经过多次洗牌,这些没有技术开发实力的小厂商已经被挤出了主流市场,较低的利润使得他们必须在寻找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所以GPS就成为了他们觊觎的对象。而对于GPS来说,如果有技术,可以解决GPS模块和主机之间的调试问题,就可以像GPS方案提供商发展;如果没有什么技术实力,那么接着走买公模、搞贴牌的老路也有非常丰厚的利润,而这些厂商所生产的GPS设备无论从质量还是售后都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也正是这样,现在GPS市场不仅迎来了井喷的时代,而且良莠不齐的厂商加入使得GPS又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境地。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