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GPS井喷谁之过 百家争鸣急需导航(2)
| 2007-08-06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渠道混乱 市场割据
  那么市场上这么多的GPS设备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流向市场的,也就是说都有哪些渠道共同分担了GPS的分销?市场中的一经销商给我解开了这个疑问。就现在市场上的GPS设备来说,主要的渠道大概有五种,他们分别是:车市渠道、IT渠道、3C渠道、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而前三种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渠道,光它们就基本上霸占了90%的市场份额,市场上的壮观景象可想而知。
  不过这样丰富的渠道供应对于这个新兴的GPS市场来说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仅渠道混杂而且还不好治理,所以其中所表现的问题还是相当大的。一方面,这些不同的渠道导致了售价的参差不齐。例如一带蓝牙功能的3.5英寸简易导航仪,在IT卖场的售价大约在3100元左右,而在车市中的售价却高达3600元,这巨大的差距是渠道混乱最为明显的表现。据了解,在IT卖场中,只要保证有10%的毛利润就可以签单并在市场上销售,而在汽车市场中,则至少要有30%的毛利润才会达成合作,这是不同市场价格不一的根本原因。而且在一些销售汽车的4S店,GPS也有自己的专柜,一边消费者选购适合自己的导航设备,但是由于店员对GPS了解甚少,包括在功能、规格以及使用上都一知半解,所以和IT卖场的店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的三种渠道分割了将近整个市场,而且GPS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所以不同生产厂商之间的渗透较少,所属品牌存在市场割据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厂商的出身决定的,比如一些厂商主要负责汽车导航的生产和销售,那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渠道模式和其他厂商肯定是不一样的,导致了各品牌厂家在市场推广的重点也不一样,像任我游是主打汽车市场的,微星是主打IT市场的,这也导致了不少厂商在某一渠道居于强势,价格居高不下,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价格混乱。就拿汽车来说,别克君越2.4普通版的售价在21.98万,而导航版的售价却在24.98万,先不说两款汽车在性能和内饰上面有什么差别,中间3万元的差距是不小,而在IT卖场最便宜的GPS导航设备不到2000元。
    洗牌的前兆?同质化已不可避免
  对于面向汽车导航的厂商来说,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实力,而且已经和多家汽车公司都有良好的合作,所以车载GPS目前同质化的现象还不是很明显,每个厂商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产品的外观、性能、功能、易用性等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而面向手机用户的GPS导航来说,由于手机行业的巨头屈指可数,所以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同质化表现的也不是很严重,手机外观和性能的不同也就带来了不一样的导航效果,而且每一款新手机的推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GPS设备,而手机厂商也在不断的创新,就带来了GPS也在不断的创新。
     那么同质化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通过上面的介绍就可以知道,同质化现象的加剧就是由于那些没有技术开发实力的厂商,也就是大家普遍所叫的山寨厂,正式由于他们的存在才导致了今年GPS市场似乎又要面临着MP3市场洗牌一样的压力,重蹈MP3的覆辙估计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一些没有实力的厂商采用一样的共模设计导致面向普通IT卖场的GPS设备同质化严重。一般说来,共模的设计往往是由方案提供商供应,多数小厂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拼装即可,所以同样的模具、同样的屏幕甚至是同样的功能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的厂商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使用盗版地图,这样就无法保证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无故死机和信号不良等问题也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另外,消费者对这个新兴的市场缺乏了解,产品的成本大概是多少、该如何选购、导航系统如何等这些关键问题都不了解,使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所以,今年GPS的出现较快的增长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出现井喷就表明市场已经畸形,这对于刚刚起步的GPS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GPS市场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想让新兴的GPS重蹈MP3的覆辙,在短时间就遭受洗牌带来的行业变革,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治理这个市场。就现在GPS市场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来看,300多家厂商之间的竞争用“百家争鸣”来形容似乎都有些力不从心,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则只会加速GPS的洗牌。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概:具有导航功能的GPS产品该由谁来导航?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