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运输信息化:为行业发展筑牢支点
| 2007-08-07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2005年10月11日,随着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李华中一声令下,50辆战略运输保障车辆,装满1800多吨战略物资,从山西大同编队出发,进行战略物资道路运输实战演练。就在今年12月,山西省已组建完成12支战略物资道路运输保障车队。这些保障车队分布山西各地,平时忙于经济运输,流动性强,在关键时刻,如何调用这些战略保障车辆?这并不是难事,因为全省515辆战略运输车辆全部都在省运管局的“掌控”之下。为了掌握企业和车队的情况,增强对车队实时指挥的能力,省运管局对每辆战备运输保障车都建立的电子档案,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建设了战略物资道路运输保障体系GPS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省、市、车队(企业)三级管理平台,有效、直观、快捷地进行战略物资道路运输保障车队地指挥调度。就在今年11月30日,山西省道路运输GPS安全管理服务系统省级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并全面启动各市级(二级)平台建设工程,从而更有效地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对运输市场及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和服务的能力,提升山西省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道路运输管理所的稽查人员在进行运政执法时,凭借手中一台手机大小的设备,运政执法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与全省统一的运政数据库进行互联、数据共享,对车辆进行即时核查,做出快速反应,同时还可以实现相关法律法规的查询等功能——这台小小的设备就是目前山西运管系统正在使用的运政联网移动稽查专用设备。目前,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正在全面推广掌上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开展运政联网车载移动稽查系统试点,通过摄像机、车牌识别仪、笔记本、无线上网等设备系统集成一体,即时调查取证、查询车辆、人员、业户的资源,增强运政稽查手段,提高运政稽查技术装备,以电子稽查方式加强执法的针对性,减少移动执法稽查工作的随意性,实现文明执法。
  道路运输是服务性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极大。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运输的需要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质量的运输服务必须由信息化来支撑。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大力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步伐,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列入全省运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运管机构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数字运管”、“智能运管”建设步伐,促进了山西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促进了监管方式、服务理念的变革,为实现道路运输行业跨越式发展构筑了坚强的支点。而以上这两幕,只是山西运输行业多年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用信息化梳理业务流程
  以前,基层运输信息的采集、共享,一直是令省运管局工作人员头疼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数据库、没有统一的业务软件、没有完善的网络平台,许多工作难以展开。而现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的原则,山西省运管局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运政2M光缆数字专网。有了运政专网,就好比有了信息高速路,各项业务通过专网互联互通。
  作为一名基层运管人员,小张以前受理客运线路审批业务,都要不厌其烦的填写各种表格,还要进行好几道繁杂的手续。如今,小张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这些业务瞬间就可以完成。而这归功于省运管局在运政专网上建立的“山西运政管理系统”。今后,运输业户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查询到自己业务的受理情况。
  目前,山西建立了全省运管系统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统一了全省运政业务管理软件,开发了“山西运政管理系统”,并在全省统一推广应用。该系统涵盖了运政日常管理的全部业务,统一规范了全省运政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实现了运政业务办理的网络化、微机化,促进了政务公开,推动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在统一全省运政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建设了全省统一运政管理数据库。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道路运输管理费、客运附加费数据全部进库,实现了全省统一管理、数据共享。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数据目前正在导入运政管理系统数据库。“两证”、“两费”、“一员”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为建立全省数据处理中心提供了基本条件和数据支持。
  省运管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宋伟告诉记者,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梳理了全省运管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整个业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宋伟举例说,通过信息化,强化了从业资格证件管理,我们建立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管理数据库,类似运输企业借用从业人员资质的现象将不会发生,通过数据库我们还逐步实现了异地稽查信息共享。宋伟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信息化建设,严格了运管业务流程,避免了业务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护了基层运管干部。同时,通过这几年信息化的应用,“两费”的征收额得到大幅度提高。
  山西运管充分利用运政专网网络资源,还建设了省运管局与11个市运管局、处的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地节约了会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依托运政专网,建设了省、市、县三级VOIP电话系统,实现了运管部门内部通话零话费,降低了办公成本。同时,利用运政专网进行公文收发,96566全省零话费相互转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仅今年节约办公经费就达50多万元。
    充分体现服务理念
  当前,政府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站成为政府加强管理和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托。今年11月30日,山西交通运输网站正式开通,诠释了山西运管通过网站提升服务的理念。
  山西交通运输网站建设了省、市、县,“1+11+132”个山西运管网站群。登录网站,通过公众服务栏目,可以方便地查询客运班次、维修救援、客运站场、驾校等信息,同时,网站实现了政务公示、受理指南等功能。另外,网站和山西物流信息平台(中国物流互联网)合作发布的省内外物流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全省运输业户,物流信息每天有16至30万条,这些物流信息减少了汽车运输的空载,降低了物流成本。运管局通过网站实现了社会公众、道路运输经营者与运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和道路运输经营者。
  而2006年1月18日山西96566运政热线的正式开通,以“全天候24小时、一站式首问负责制”的服务方式服务于社会公众,在处理百姓投诉的同时,还结合190多家维修救援企业,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汽车维修救援服务系统。运政热线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直接与运管部门对话的窗口,铸就了打击非法和违章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的利剑,而且使运管工作更加信息化、透明化、规范化,实现了真正为民服务,为运管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试点示范助推信息化健康发展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规划先行,有了规划,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省运管局组织专人、专题研究,编制了山西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 “十一五”规划。该规划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重构政府、企业、经营对象三者间和谐统一关系,对三者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与整合,明确了山西道路运输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方针、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以及2006年至2008年度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成为指导山西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在制定规划的同时,省运管局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山西省运管系统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局域网管理办法》等八项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全省运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对全省运管系统信息化工作开展、科技项目的建设、网络的使用、安全管理等实现了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