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看着黑龙江测绘局近年的工作项目表,上面显示:863项目数字哈尔滨LBS产业化示范、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地图集、黑龙江省分县市遥感影像图集、电力地理信息系统、西气东输DEM采集项目、乃至与美国、荷兰、德国、匈牙利、比利时等国开展数字化国际合作项目等等。仅2006年,黑龙江测绘局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亿多元。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局完成各类科技项目127项,是“九五”期间的25倍。仅 2006年,实施的各类科技项目就有30多项。
创建于1958年的黑龙江测绘局,经过近50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形成了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地形、地籍、房产测量、工程测量、管线测量、地图编制印刷、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数字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全国重要的测绘生产基地。
黑龙江测绘局曾经只是单一的地图制作者,每年坐等相关部门下派任务。自1997年以来,在科技兴局战略和强烈创新意识驱动下,他们寻求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应用创新,开创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新途径,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信息服务,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他们利用真彩色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技术,编制完成了《哈尔滨市正射影像地图》,也由此掀起了真彩色浪潮,各大城市纷纷采用这种技术制作当地的影像地图。
资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快速获取全面、准确、实时的地理信息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要求。黑龙江测绘局再一次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他们打起服务牌,主动出击,利用测绘技术及地理信息数据优势,与吉林、辽宁两省测绘局联合编制出版《东北三省行政区划图》、《东北三省旅游图》、《东北三省区域地理图》等系列用图,并为国务院东北办制作东北三省区域系列地图光盘。在哈尔滨申办2009年大学生冬运会时制作的亚布力滑雪场三维景观虚拟现实演示系统,就是黑龙江测绘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给社会提供服务的又一个杰作。
在从地理信息提供者向服务者转变的过程中,黑龙江测绘局逐渐明晰了思路,搭建起了以基础地理信息为依托,以地理空间框架为核心,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并用4年时间,建起了全国首家以地理信息产业为经营主体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为地理信息资源价值的发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产业园还为区内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园区企业已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服务外包金额达409万元。
用黑龙江测绘局局长李志刚的话来概括,黑龙江测绘人在应用之路上,经历了地图制作者————地理信息提供者————地理信息服务者的变化,即从封闭等工作到开放找市场再到建立互动平台共享资源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