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构建数字城市共享平台的三个要素
| 2007-09-06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摘要] 加强城市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是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框架将如何构建呢?
  数字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存在大量的数据孤岛,不利于各种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在数字城市框架下研究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城市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提供分析与决策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层是框架核心
  要建设数字城市,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必须建立数字城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框架,以便快速地获取城市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
  数字城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框架如图1,包括网络层、数据层(也称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层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框架的核心,它在网络层的支持下,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以城市信息资源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城市信息资源虚拟数据库,向外提供统一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接口,从而连接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为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支持。
  数据层内部包括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其中,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是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在空间上较为分散,属于不同的单位或者个人,并在数字城市信息资源和共享框架内进行登记注册。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以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为参考,以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和遥感影像图等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地理编码的方法,将城市其他信息资源进行叠加,从而达到对城市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目标。在整合城市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为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个人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供支持。
  实现非空间数据空间化
  80%以上的城市信息都与空间相关,并且这些信息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是城市信息资源中数量最大、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可以统一的空间坐标为参照,通过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对其他城市信息资源进行地理编码,以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形数据和地籍数据等城市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叠加人口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行业数据和政务信息数据等,尤其要发挥地籍产权图的作用,实现非空间数据空间化,从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高度统一与整合。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