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南宁数字化城管系统正式运行
| 2007-09-24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有了这个先进的“大管家”,可一“网”打尽城市管理大小事务
    昨日上午,阳光明媚,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门前,城管队员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笑容,心情也犹如阳光般灿烂。随着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的一声“我宣布,南宁市数字化城管正式运行”,历时3个多月试运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下称“数字城管”)正式启动。这套系统就好比一个“大管家”,城市管理的大小事务均要经它之手。
    2006年3月,南宁市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城市(区)之一。学习了北京、深圳、扬州、杭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之后,南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应运而生,全面协调加快推进系统建设。经过多方努力,2007年6月数字化城管一期完成建设试运行。眼下,该系统组建了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市级指挥中心和4个城区二级指挥中心,青秀、兴宁、江南、西乡塘区完成了地理信息数据普查32万多个部件,安装了29个电子视频监控点,铺设数字化城管网络线路280公里,接入城市管理职能单位37个。
    它的工作
    在地图上“切豆腐”
    “大管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切豆腐”,它要把南宁市区行政区的边界弄清,然后再把各区所管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的边界分清,再把这些办事处辖区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分别交给不同的“手下”管理。
    这样一来,在数字化系统里,南宁市区就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一个个方格组成的一张“网”。以青秀区为例,该区城区面积33平方公里,按照万米单元网格划分法划分成600个网格。这样,每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边界清楚,容易划分责任。
    给公共设施一个“身份证”
    “大管家”的第二项任务就是要给大大小小的物品和家务事编上号,这样容易区分。具体到城市管理,“物品”就是窨井盖等各类城建设施,“家务事”就是小到乱堆垃圾,大到各类突发事件。
    到目前为止,南宁市已普查出的“物品”分为公共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他类共6大类。这6大类再细分为97个小类,如公共设施类分为污水井盖、雨水井盖等,之后给每一种井盖编一个代码,污水井盖属于公共设施类(01)的第二小类(02),它的编号就是0102。
    此外,“大管家”还把“家务事”分成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和街面秩序5个大类,再把5大类细分为33个小类,之后给每一件事按分类上编号。如露天烧烤属于街面秩序大类中的第10小类,就直接编号为街面秩序类第10号“家务事”。
    目前,全市约50万个有效“物品”入数据库。
    它的帮手
    三个“副手”各司其职
    “大管家”要想知道家里出了啥事,可以通过三个“副手”的全力协助:“电子眼”实时监控、“城管通”即时上报、监督员巡逻发现。
   “电子眼” 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在应急联动中心大楼的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大厅内,设置了16个监督员座席位置,电子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城区内各重点路段的视频监控画面。只见,一位列席员轻点鼠标,系统平台就立刻调出查看路段的视频监控画面。
    这就是“电子眼”监控。
    凡是安装“电子眼”的地方,街上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一旦哪里有事,这个“电子眼”就直接在“大管家”前的大屏幕上显示。目前四大城区(青秀、江南、兴宁、西乡塘)共有29个“电子眼”与指挥中心连接。
   “城管通” 搭建信息与系统纽带
    别看外表酷似手机的“城管通”外形小,但它的本事可不小。在软件开发商的办公大厅里,用于信息上传的掌上“城管通”现场演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它可给每个问题建立一个信息库,就好比,可记录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以及现场的照片等功能。
  “监督员” 每天巡逻采集信息
    监督员就像“大管家”的侦察兵,他们手中拿着一个“城管通”的通信工具,每天在自己负责的网格里巡逻。发现城管问题,就用“城管通”把现场拍下来,通过“城管通”发送信息给监督中心。因“城管通”能卫星定位,一旦发来信息,“大管家”就能知道事情发生在哪儿。
    它的职能
    宏观管理“家务事”
    每当三个“副手”把发现的城管问题反映回来,“大管家”(监督中心)就先把这事“记下”(即立案),再通过网络系统把这事指派给它的“手下”(市指挥中心)。“手下”先按照万米单元网格查看这事属谁管,就把事派给谁去处理。以窨井盖丢失为例,如果属于市属机关管,如市政工程管理处,那么指挥中心直接将这件事通过网络系统反馈给市属机关去处理。如果属于管城区市政所,指挥中心就把这件事反馈给管城区指挥中心,管城区市政所去处理。如果是突发事件,区指挥中心直接指派责任办事处的执法中队前去处理。
    等这些事办完后,责任单位再把处理情况通过网络系统逐级向上反馈,最后把完成情况汇报给“大管家”。
    为防下面作假,“大管家”派出“侦察兵”(即监督员),到出事的地方去看看是否真的办完。如果办完了,“大管家”就在案卷上“画个圈”(即结案)。如果没办好,再进行二次指派,直到问题完全办好为止。但这里面有个期限,若逾期办不好,有关单位就要受通报批评,还可能影响到年终考核。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