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满足军事需求 日本建立独立的侦察卫星系统
| 2007-09-26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先后发射了 “海洋观测卫星-1、-1b”(MOS-1、-1b)、“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JERS-1)和“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等,初步掌握了制造军事侦察卫星的能力。1998年8月31日,朝鲜发射了飞越日本上空的“大浦洞”Ⅰ型中程弹道导弹,在得到美军通报之前,日本对这次发射竟一无所知。此事激起了日本国会一致支持日本自行研制本国的侦察卫星系统。美国方面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宣布支持日本研制侦察卫星。1999年4月,日本专门设立了 “卫星信息搜集委员会”,研究研制、使用侦察卫星带来的相关问题。日本的侦察卫星计划主要是“情报搜集卫星”(IGS)系统,包括4颗卫星,它们都已发射入轨。目前,日本还在积极建造性能更强的第二代IGS系统。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卫星图像信息,满足军事需求
    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利益伙伴,日本在军事防务上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美国先进的卫星侦察系统能够很容易地监视日本周边事态,并向其提供侦察卫星图像信息和窃听收集到的信号情报。日本还通过与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的商业合作,建立了多个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可接收几乎目前所有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图像,包括美国“陆地”(Land Sat)系列卫星、“快鸟2号”(Quick Bird Ⅱ)卫星、“轨道观测卫星”(Orb View),法国“斯波特”(SPOT)系列卫星和“伊科诺斯”(IKONOS)卫星,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 Sat)和以色列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A1”(EROS-A1)。其中,EROS-A1卫星的分辨率达1.8m,完全可用于军事应用。随着更高分辨率的商用遥感卫星投入市场,日本今后租用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 m以下(如Quick Bird Ⅱ卫星的分辨率已达到0.61 m)。而且,日本研制的情报管理支持系统(IMSS),专用于分析商业高分辨率卫星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可进一步提升图像的精度,满足其军事需求。
发展多用途民用遥感卫星,兼作军事用途
    使用别国的卫星在观测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要受到很多制约。因此,日本希望拥有自己的军用侦察卫星,其策略是发展多用途的民用遥感卫星,为发展军事侦察卫星系统储备技术。先后发射的MOS-1、- 1b、JERS-1、ADEOS、以及“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为日本研制本国的侦察卫星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1.“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JERS-1)
    该星于1992年2月发射,1998年停止使用,它是日本的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主要用于试验光学遥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能力,并进行地球资源综合观测。JERS-1上带有可见光和近红外 CCD扫描仪(VNIR)、短红外辐射扫描仪(SWIR)和合成孔径雷达(SAR)。SAR工作在L波段,分辨率为18 m,扫描幅度75 km。
2.“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
    该星于1996年8月发射,星上载有8个遥感器,可全面调查地球环境和气象变化。其中2个核心遥感器,即日本制造的海洋水色与温度扫描辐射仪(OCTS)和分辨率达到8m的先进可见光/红外辐射仪(AVNIR)。卫星重3.5t,轨道高度800km,倾角98.6°,在轨寿命不到1年。
    ADEOS-2卫星于2002年12月发射入轨。星上搭载有日本、美国和法国研制的5种最先进的监测装置: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全球成像仪(GLI),改进型大气边缘光谱仪(ILAS -Ⅱ)、海风散射计(Sea Winds)、地面反射光观测装置(POLDER)等仪器。通过AMSR能全天候全天时探测与水有关的物理参数,如水汽浓度、降雨量、水面温度、海面风场及海冰等;其星载GLI是多光谱光学遥感器,用以综合探测陆地、海洋和大气。
3.“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
    该星原计划2003年发射,后因经费等问题屡次推迟,最终在2006年1月发射。这是日本继JERS-1和ADEOS之后的又一颗陆地观测卫星,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陆地观测技术,可获得更加灵活、更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ALOS重达4t,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陆地观测卫星。该星设计寿命3至5年,运行在高约700km、轨道倾角为98.16°的太阳同步轨道,每99min绕地球一周。ALOS卫星装载高精度星敏感器和精确的惯性参照部件,以达到高精度姿态控制要求,并利用双频载波测位GPS接收机精确定轨。在数据压缩和多重化数据管理方面也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在星上完成飞行任务数据的压缩和多重化处理,然后再传送到地面。
    ALOS星上载有全色立体测绘可见光遥感器(PRISM)、高性能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Ⅱ型(AVINIR-2)和L波段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PRISM的分辨率可达2.5 m,数据传输速率960Mbit/s,AVINIR-2的分辨率为10 m,数据传输速率160Mbit/s。可见,ALOS卫星上的先进传感器对日本进一步开发情报收集卫星遥感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性能已可满足军事应用的要求。
建立独立的侦察卫星系统
    2003年3月28日,日本将2颗侦察卫星 IGS-1A和IGS-1B成功地送入轨道,但同年11月29日在发射IGS-2A和IGS-2B侦察卫星时,由于H-2A火箭主体与助推器分离失败,造成星箭俱毁,日本积极打造的东北亚军事侦察卫星网计划被迫延迟。第3颗侦察卫星,即IGS-2A光学成像卫星直到2006年9月11日才发射入轨,第4颗侦察卫星IGS-2B雷达成像卫星于2007年2月24日成功发射。这样,日本的“情报搜集卫星”(IGS)系统终于完成组网,4颗卫星协同工作,每天可对全球拍摄一次,监测地球任何地区的变化。
1.系统的组成
    日本“情报搜集卫星”(IGS)系统主要由空间系统和陆地上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总耗资达25亿美元,包括4颗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数据处理和地面站建设等所需费用。
    空间系统,第一代IGS系统包括光学成像卫星IGS-1A、-2A,和雷达成像卫星IGS-1B、-2B。卫星运行在400~600km的轨道上,IGS-1A,-2A的分辨率为1m,IGS- 1B,-2B的分辨率为1~3m。到第二代IGS系统部署完毕后,日本卫星侦察系统能够对地球上任何目标进行每日两次的侦察,并通过位于同步轨道上的“数据中继与跟踪卫星”(DRTS,于2002年9月10日发射入轨)实时地将有关数据传至地面情报处理中心,使日本具备近实时的空间侦察监视能力。据悉, IGS卫星还将与ALOS卫星配合使用。
    陆上系统,即地面卫星信号接收处理系统。主要由1个卫星情报数据中央处理中心和3个地面站组成。位于东京新宿的卫星情报中心是IGS地面系统的中枢机构,负责卫星情报收集处理以及图像解析与判读。该中心于2003年3月成立,现有职员320人,其中包括约100名图像判读分析人员(美国为其培训多达150名);3个地面站分别是茨城北浦的北浦卫星情报中心、北海道苫小牧的苫小牧卫星情报中心和州鹿儿岛阿久根的阿久根卫星情报中心。同时,日本在澳大利亚西部珀斯地区建有珀斯卫星管制站。
2.主要技术水平
(1)光学遥感器
    ALOS卫星上的PRISM遥感器分辨率为 2.5m,AVNIR-2遥感器空间分辨率达10m。日本的侦察卫星继承了这些技术,并把全色遥感器的分辨率提高到1m,多光谱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5m。光学成像侦察的全色遥感器能够感知510~770 nm的绿色到红色带的可视光区域;可以同时对卫星运行方向的前方、后方和直下方3个方向进行立体侦察拍摄;能够获得关于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建筑物形状等高精度的详细的数据资料。多光谱光学遥感器可以从红、蓝、绿与红外线4种不同色域模式对同一物体进行拍摄,并运用计算机合成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具有识别目标真伪的功能。
(2)SAR雷达
    ALOS卫星上携带的相控阵L波段SAR雷达的分辨率可达10m,而侦察卫星搭载的SAR雷达的功能更强,分辨率提高到1~3m。另外,以往日本陆地观测卫星大都采用全向低增益天线,而侦察卫星采用了高增益的有源相控阵天线。
    日本IGS系统中的4颗卫星,IGS- 1A、-2A分辨率为1m,已超过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锁眼-1~4”(KH-1~4)卫星的水平,但还达不到KH-11卫星的0.15 m分辨率水平。IGS-1B,-2B分辨率是1~3 m,相当于美国1998年发射的“长曲棍球-1”(Lacrosse-1)卫星的1 m分辨率,但尚未达到美国2000年8月发射的Lacrosse-4卫星的分辨率水平。然而,日本在发展天基情报侦察系统的起点很高,直接发射了数字成像传输型高分辨率侦察卫星,并采取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协同工作的方式,分辨率高达1~3m。
侦察卫星系统的未来发展
    日本侦察卫星的发射成功,使日本一跃成为继美、俄、法、中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军事侦察卫星的国家。但是,正当日本政府积极改变“和平利用空间”政策,扩大卫星情报收集范围的同时,其第一代IGS系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技术不足,必将影响日本实际的卫星侦察能力。
1.改变“和平利用空间”政策,扩大情报搜集范围
    2007年6月,日本自民党向国会提交了《空间基本法》草案,旨在允许日本出于“军事目的”利用空间,该法案将会打破日本自1969年开始实行的“和平利用空间”政策,为日本军事利用空间、研制更高分辨率的侦察卫星乃至发展弹道导弹预警卫星铺路。
    日本IGS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世界热点地区的形势,特别是军事态势的变化,亚太地区则是其侦察的重中之重,中国从香港到北京的广大沿海地区,每天至少一次受到日本侦察卫星的“特别关照”。同时,日本的卫星侦察系统还具备对他国发射导弹进行早期战略预警能力,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日本向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大大迈进了一步。
    此外,根据日本防卫厅2005年初制定的一份情报战略计划,日本利用卫星搜集情报的范围,将从东北亚扩大到中东地区乃至部分非洲国家。除使用侦察卫星系统之外,日本还将利用民用通信卫星和电视广播卫星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情报搜集和传递网络。
2.继续提高侦察卫星的技术水平,研制新型侦察卫星
    IGS-1A和IGS-1B两颗侦察卫星入轨后不久,测试人员发现卫星的侦察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芬兰和加拿大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拍到了两颗卫星的照片,获得了卫星形状、运行规律和运行轨道等绝密情报,并将这些资料公布在互联网上,使被侦察国有可能方便地避开这两颗卫星的侦察。更糟的是,2007年3月27日,IGS-1B雷达卫星由于电源故障提前“寿终正寝”,今后一段时间日本不得不继续依赖美国的军事卫星或购买海外的商用卫星图像。
    当前,日本正在积极建造功能更强的第二代 IGS系统,包括2颗分辨率达0.5m的光学卫星和2颗分辨率1m以下的雷达卫星,预计2008年后发射。其中,光学卫星IGS-3A的试验卫星已与 IGS-2B雷达卫星一起发射入轨。此外,为提高侦察卫星的机动性,日本正设法减轻卫星的重量,并计划在2011年后发射重约1.2t的小型侦察卫星,以更好地侦察朝鲜的核设施。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