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和海洋局组织召开海岸线成果宣传贯彻会议,在全国沿海省市中率先正式对外发布了天津市海岸线修测成果,天津长期以来陆海、河海分界线不清的状况成为历史。新的海岸线确定对规范用海秩序和实施海洋开发,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天津市新修测的海岸线成果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天津市有大陆海岸线约153公里,岛屿(三河岛)岸线约0.469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约336平方公里。根据统计,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海岸线约72%,潮间带约占57.7%。从总的情况看,天津市海岸线和海域资源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是最少的,但区位优势和作用最为明显,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居全国前列。今后,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为区域发展服务功能的体现,同时海岸线和海域资源作用和稀缺程度将更加显现。
据了解,天津首次确定海岸线的时间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在全国海岸带和滩涂综合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形成的。20多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海岸带开发建设,海岸线的走向和使用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海岸线数据已经不适应海洋开发与海洋管理的要求,陆海、河海界线不清造成的用海矛盾时有显现。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重新勘定修测海岸线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2004年开始,天津市海洋局根据国务院和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界线的要求,依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作为技术承担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以2004年底自然岸线和建成人工岸线为基准,收集分析了大量相关资料,采用先进的信标DGPS定位仪器进行实地测量,测量拐点900余个,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岸线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形成了“天津市海岸线修测成果”。
专家认为,天津市本次海岸线修测成果突出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将作为国土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物权法》实施后,对属用益物权的海域使用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天津滨海新区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其功能定位和规划正在逐一落实,新区总体规划的八大功能区和大项目用海,有多个集中在海上,新区发展对海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海岸线规划和利用率更高,科学合理利用海岸线和海域资源,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将成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今后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