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我国提高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与应用能力将实现五大目标
| 2007-10-14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2007年10月11日上午9时,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强做大航天产业”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以下为部分内容。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五大能力
    [孙来燕]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6年《人民日报》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的评论员文章中指出:“如果把我们国家整体科技事业比做一条奔腾的巨龙,那么航天科技事业就是龙头”。中国航天创建于1956年,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阶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通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具备了五个大的能力,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航天事业必不可少的:
    一是进入空间的能力,发展航天事业首先要进入空间。我们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现在一共有12种能够满足不同高、中、低轨道的要求。比如通信卫星我们就要把卫星打到离地球3.6万公里的高度,对地观测卫星要低一些轨道的卫星,运载火箭要满足多种需求。
    二是卫星的制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科学实验卫星等几大系列,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优质服务。我们要搞卫星数据应用首先要有数据源,所以卫星就是我们的数据源。
    三是载人航天能力。从1999年我们国家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之后,连续发射了神舟2号、神舟3号、神舟4号,在此之后我们又发射了神舟5号、6号载人飞船并取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四是空间探索能力。大家很关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于2007年底前发射,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又向深空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
    五是航天的基础与保障能力。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测试能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我们也建设了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和山西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和覆盖广泛的航天测控网,卫星打上去以后要看得见,还要控制它,要按照规定的路线,所以这个测控网也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全局覆盖。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航天人始终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个人的工作职责联系在一起,也形成了我们航天特有的文化,也就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描述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体现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上。
    我国提高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与应用能力将实现5个目标
    [网友]国家将如何提高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与应用能力呢?
    [孙来燕]我们所说的遥感观测包括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观测卫星,还有一些环境与灾害监测都是属于遥感范围。以建立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为契机,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全面推动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特别是国产遥感数据的应用,促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业的形成。
    2、加强卫星遥感服务与应用体系建设,加快地面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国家统一的气象、海洋、陆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地面系统体系。
    3、制定对地观测遥感数据标准与政策,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形成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商业应用和国际市场服务。通过免费提供数据加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气象、海洋、环境、减灾、测绘等领域和区域开发、城市管理及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培育遥感服务企业,实施应用示范工程。
    4、开发应用技术提高应用水平,发展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业链。
    5、不断提高我国遥感卫星研制、运行和管理水平,加快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尽快形成高质量、连续、稳定、及时的遥感数据业务服务能力。
    我国将大力促进卫星导航终端设备产业化
    [网友 贝球球]卫星导航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将如何促进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的不断提高?
    [孙来燕]有人说“导航卫星的应用领域只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可见这个领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比如现在欧洲正在发展他们的全球导航系统,叫“伽利略系统”,他们希望这套系统建立起来可以在欧洲和全球经济方面发挥作用。从国内来看,首先我们要拥有独立的导航数据源,这里主要指天上的导航定位卫星星座以及地面站和应用系统。目前我们主要是利用国外的GPS卫星导航系统,扩大地面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下一步我们要以建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为主要任务,加快建立民用导航产业体制,提高卫星导航应用的基础保障能力,大力促进卫星导航终端设备的产业化,还要降低价格,可以把导航定位接收机放在手机、手表当中,使卫星导航定位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推进卫星导航运营关联产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