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AD制图工具、三维动画效果图、多媒体汇报文件、GIS技术、基于“3S”技术的图文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办公信息化系统等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在数据收集、整理、利用,档案管理和利用,数据交换和分发,信息共享与交流等方面存在的效率低、精确度不高、透明度欠缺等问题。
随着数字城市、虚拟城市、数字区域、数字行业、数字小区等的纷纷出现,城市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己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热点。近日,在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政府代表以及从事数字城市技术研发的企业代表,围绕数字城市核心应用、建设行业信息化、数字城市最新技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国信办董宝青副司长指出,建设行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城市网格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包括“数字北京”、“数字武汉”、青岛“数字城阳”等成果。信息技术正朝着不断升级换代、从单一领域应用到综合领域应用、产品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发展,并且,在政府支持下,以应用带产业形成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企业不断向现代服务型的方向发展,由专业型企业不断向综合领域发展。
据统计,全国己经有20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承担了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监管等业务系统需要的基础地形数据、基础遥感数据、规划设计专题数据、规划审批专题数据、规划监管专题数据管理、更新与服务的信息化任务。全国近千个取得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技木手段,初步实现规划基础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网络化,方案展示虚拟化。全国有近300个城市建设和运行了以工作流技术为核心,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航空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不少城市在规划项目审批前期咨询和规划方案成果社会参与阶段,构建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和航空遥感、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基础的规划方案和规划成果咨询与评议信息系统,为前期咨询专家和后期公众参与,提供了可视化、数量化、网络化和图文一体化的交互式信息平台,这些成果为我国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人性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建设管理工作的助推器
河南省平顶山市规划局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97年该市规划局成立信息中心以来,在GENAMAP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一代数字化地图管理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2.0版)。2003年,与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升级为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规管 2000)。一系列先进信息科技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前,做一张图一个人需要用一周的时间,现在采用微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做一张图只需两天时间。在十年的时间里,规划局共制作各种地形图600多张,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实用的数据库,使规划的编制更加方便、快捷、合理、科学。
唐山市建设行业信息化工作在全国开展较早。从 1996年开始,在十年的时间里,唐山市规划局先后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唐山市城市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唐山城市虚拟仿真系统、唐山市规划局门户网站等系统,并积极开展唐山市基础空间数据标准的研究工作。
唐山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总结了信息化工作开展对城市规划工作带来的四大影响。
一是信息化有助于建立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集体决策,避免暗箱操作及决策失误,使各种行政决策和规划处于老百姓的监督之下,有助于实现阳光规划。他说:“在实现信息化之前,报件单位上报的资料处于非公开的状态,这样容易滋生腐败。现在,经授权的人可以通过系统对批件进行检索和查询,使管理工作实现了透明化,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腐败”。二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采取手工的方式办理案卷,全局一年只能办理600个。现在,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后一年能办理 3000多个。三是使规划决策更加合理、科学、严谨,掌握了城市的多源数据,并做到标准化入库,提高规划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快信息流通、资源共享,提高工作质量。四是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可以避免各部门在基础信息方面建设的资金投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应用部门的系统建设效率。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合理选择和正确评估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投资软环境。
该人士说:“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为唐山市规划局的规划管理工作服务的,也是建设‘数字唐山’一个重要部分,规划信息化的完成将为‘数字唐山’奠定坚实的基础。”
需要不断完善滚动发展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方刚总经理指出,对于信息化的理解目前还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信息化是无所不能的,另一种则认为信息化只能够锦上添花。
方刚说:“信息化就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为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方便、快捷、稳定的服务,实现建设行业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数据化和透明化。‘数字城市’以数据管理为基础,依托相应的支撑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加工、建库、开发、应用的一体化建设,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管理。这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同给了管理者‘第三只眼’。信息化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信息化的发展改善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环境,并朝着业务联动的方向发展:在城市空间基础设施方面,信息化可以为城市供水、排水、环卫、园林、公交、供暖、燃气、电力、电信、公安、应急、救灾、地质、航空、测绘等行业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信息化正与数字城管、数字市政、数字房产、数字执法、数字管网、工程监管、土地监管等系统应用相整合。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相关标准滞后、信息资源孤立、共享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需要设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