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自由超站仪
| 2007-11-15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传统的测绘作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例如:(1)所有测绘作业都受测量控制网束缚,离开测量控制网,任何测绘作业都无法进行;(2)全站仪极坐标法测图受视线障碍和视线距离限制,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3)GPS技术存在要求顶空必须通视的致命弱点;(4)即使最体现当代测绘科技水平的 RTK和网络RTK技术,也要利用已知控制点设立基准站,而且作业半径受限制,因为离基准站越远,测量误差越大。
    控制测量历来是各项测绘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测量控制网”好比测绘领域里的“必然王国”,它束缚着所有的测绘工作,即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RTK技术也不例外。RTK技术必须利用已知高精度控制点做参考站,而且流动站至参考站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15KM,因为距离越远,定位误差越大。
    为使测绘工作彻底摆脱测量控制网的束缚和克服现行测绘行业模式的各种缺陷,我们研制成功一种集高精度动态单点定位系统(PPP)、测角、测距系统一体化的新型测绘仪器设备——自由超站仪。这种仪器的突出特点是:测量工作不依靠控制网、无须设立基准站、无作业半径限制、不受时间地域局限、在全球任何地区测量点位精度一致、仅单人单机即可完成全部野外作业的测绘新模式。
    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自由超站仪观测1-3秒的定位精度优于30cm,观测10分钟的定位精度可达1cm.。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于2006年7月组织的专家组对自由超站仪成果做出鉴定结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自由超站仪在地面动态高精度单点定位技术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在查新委托报告中这样写道:“未见国内外相同的文献报告”。
    中央电视台4套《新闻快报》栏目、中央电视台10套《科技之光》栏目、湖北电视台、三峡晚报、《中国测绘》及《测绘信息与工程》等多家重要媒体和权威科技刊物报道了自由超站仪研制成功的信息。中央电视台10套《科技之光》栏目于2006年7月份多次向全国观众详细介绍了自由超站仪的技术原理、系统构成、主要创新点、适用范围及推广应用前景。
自由超站仪总的来说,它存在以下几大优势:
    (1) 完全脱离控制网,随时可以测量任何一点当前的高斯平面坐标。作业过程中,不须设立基准站,不受作业半径限制,单人单机即可完成。就是所谓的“自由测绘”。
    (2) 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静态单点定位(在待测点上观测10分钟)精度可达1cm,动态单点定位(边走边测,每个点观测1~3秒钟)精度优于30cm。
    (3) 将动态单点定位系统、测角、测距系统三位一体化,克服了GPS必须顶空通视的缺点。
    (4) 动态PPP定位软件具有自动从网上搜索和下载IGS精密星历和钟差、进行非差精密定位解算等功能。
    (5) 可以将接收机里的数据直接导入U盘。
适用范围:
    (1)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城乡土地规划测量。
    (2)江、河、湖、海水域地形测量。
    (3)地质、物探、资源、灾害调查等测量。
    (4)若采用传统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可用于各等级控制测量。
    (5)交通、车辆、安全、旅游等与地理信息相关的管理系统工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