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世界注目中国太空成就:“中国已为世界空间大国”
| 2007-12-03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今年10月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像。中国官方和媒体给这张看似平凡的照片赋予了重大意义。一些外国媒体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进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
    这只是中国空间计划一小步'
    美国CNN网站11月2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在太空里壮志凌云'。文章说,当中国的探月卫星上个月升空的时候,控制中心里没有人欢呼或者微笑,甚至连啧啧惊叹声都听不到。
    也许是因为他们是国家的科学家。这只是中国空间计划的一小步,最终中国有可能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在月球建立基地并且和俄罗斯联合探索火星。
    如果一切运转正常,'嫦娥一号'会用一年的时间围绕月球飞行,拍摄月球表面的照片并且寻找资源。接下来,中国会在2012年发射无人驾驶的着陆探测器,并且在2017年之前带回月球样本。中国官员们最近对于2020年之前向月球发射载人太空飞船或是言辞闪烁,或是语焉不详。但是分析家相信这仍然是中国正在紧张推行的一项计划。
    美国海军分析研究中心的中国军事分析家成斌说:'如果中国最终完成载人登月的计划,那就意味着中国基本上成为人类在太空的第二大强国。甚至苏联都没有取得这样的成就。'
    成斌指出,中国现在从事的空间项目是世界自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的,也是苏联解体以来的第一次系统空间计划。美国现在面临着真正的竞争。这或许就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为什么最近警告'中国有可能在我们之前重返月球'的原因。他说:'我认为如果那种情况发生,美国人不会高兴的。'
    除了失去夸耀登月成就的权力之外,美国还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东西。中国人不会在寂静盆地(美国登月的地点,阿姆斯特朗命名)着陆,扯下星条旗。中国的目标可能是矿产资源。氦-3是一种强大的潜在的燃料资源。据估计月球上有几百万吨的氦-3,而地球上丝毫都没有。
    威斯康星大学的氦研究专家杰拉尔德·库尔辛斯基教授说:'如果我们能得到氦-3并且让氦-3熔化,那么我们就能得到没有核污染的核能源。'只要4吨氦-3就足以满足美国一年的能源需求。库尔辛斯基估计,只要两架航天飞机就足以承担运输。
    中国已成为世界空间大国'
    另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1月27日报道,中国自豪地公布了它的首颗探月卫星发回的月球图像。在电视节目里人们可以看到,当温家宝总理视察飞控中心的时候,探月卫星在太空中播送了历史悠久的'东方红'乐曲。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首颗卫星上天的时候也曾经播放过这首歌颂新中国崛起的乐曲。
    中国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了世界空间大国。在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依靠自己能力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05年10月,两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里完成了5天的航行。
    嫦娥一号'上载有分光仪分析记录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有激光测高仪描绘月球的地形,还有摄像机拍摄月球表面的照片。
    此外卫星上还有微波辐射计,可以用来测量月球的热辐射,还能测绘月球表面土壤的深度,因为土层的厚度会影响热流动。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保罗·斯普笛斯指出,这些测量数据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月球内部的铀和钍等放射性物质的比例,这些元素的数量能揭示出月球的起源,因为不同的构成情况会导致不同的合成物。
    中国自豪进入月球俱乐部'
    据美国之音网站11月26日报道,今年10月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像。中国总理温家宝说,探月工程的成功是中国航天活动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总理温家宝说,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国媒体以'嫦娥奔月,梦想成真'为标题对'嫦娥一号'的一举一动进行了详尽的跟踪报道,并且自豪地宣布,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进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
    如同中国在地球上的经济扩张一样,中国对太空雄心勃勃的开拓引得其亚洲邻国纷纷效法。
    实施探月工程需要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那么,各国为什么要争先恐后地进入'月球俱乐部'呢?它们能获得怎样的回报呢?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主任约翰·劳格斯登对美国之音表示,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前沿哨所。
    他说:'当你决定要离开地球完成探索任务时,月球就好像是海岸边最近的小岛,同其它星球相比,它离地球比较近,是最容易接近的一个。'
    有人认为,各国对地球资源进行拼抢的同时,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月亮,能源和经济上的利益促使各国纷纷展开探月计划。对此,劳格斯登指出,对亚洲各国而言,目前谈论探月的经济利益还为时尚早。
    他说:'探月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科学探索,为了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有人认为将来可以开发月球上的资源,创造经济价值,但是,这需要有人类驻留在月球表面才能实现。目前,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表示能够自主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它们将来会同美国、欧洲或俄罗斯进行合作,但是目前它们没有能力单独实现这个目标。'
    有媒体指出,中国的探月工程引发了亚洲的太空竞赛,对此,中国政府一直低调处理,并说将公开'嫦娥一号'探测到的数据,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共享。
    太空研究专家劳格斯登认为,这一说法是可信的,因为科研领域具有分享成果的传统。他还说,包括中、日、韩、印在内的14个国家正在探讨全球探月的整合性方法,包括如何实现机器人登月。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