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车载导航仪市场乱象根源:缺少法律导航市场混乱
| 2007-12-04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车载电子导航仪,又名车载GPS或者叫车载地图,由于先进的指路功能而受到越来越多驾车族的喜爱。目前上海市场销售的车载导航仪不下50种,最贵的每台售价达两三万元,最便宜的只有几百元钱。
  形形色色的GPS在质量上良莠难分,使大多数消费者雾里看花不知所措。最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一起消费者状告导航仪生产厂商生产不合格产品要求赔偿的案件。但由于对导航仪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无法鉴定,消费者对该导航仪系不合格产品也未能举证,因此索赔要求未获法院支持。该案折射出目前国内导航仪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为此,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弥补相关立法缺失,建立车载导航仪的生产标准,从而推动市场监管。
  旺盛需求引诱厂商盲目竞争导致市场混乱
  浦东新区法院的法官介绍,关于汽车导航仪的诉讼呈现出增长趋势。原因多是消费者被导航仪误导而绕了冤枉路,甚至根本找不到目的地。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导航产品很多,记者从部分4S店了解到,大约有5%的新车主会选择安装车载GPS导航仪。目前,上海使用GPS导航产品的车主约在15%左右。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车载导航和远程通信市场调查》结果,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公交车及商务车等导航配置率将不断提高。同时,导航设备也将在普通家庭用车上快速普及。专家预测,到2008年,国内车载导航仪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到2015 年,车载导航仪市场将达到260万台的规模。
  强劲的市场需求,引诱众多商家蜂拥入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的GPS生产企业已经有百余家,水平也参差不齐。诸多GPS厂商缺乏理性,在盲目推出其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发展环境,导致GPS市场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其具体表现是:
  一、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车载导航仪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并不具备技术实力的公司也想借机捞一把。国内一些手机、数码厂商的盲目“淘金”行为不仅没能提供有效市场供给,而且仿冒产品大量充斥市场,造成了GPS产品档次及品牌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生产商认为,导航仪还在不断完善、改进过程中,只要导航仪在运行,没有出现重大的导航错误,就应该被认为没有质量问题。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的有关专家指出,事实上,车载导航仪是一个集成设备,除了芯片,还要有计算机、网络、信息等多方面的匹配,任何一方面出错,都会使车载导航仪的使用出现问题。
  二、价格下降质量不保。据了解,车载导航仪从最初的两万多元一台,到目前的几千元一台,如果上网查一查,千元以内的也有卖,价格差距非常大。但质量无法保证。近来,沪上的一些出租车司机悄然流行使用手机GPS电子地图,用手机屏幕上的方位显示和地图查询。刚购买了一辆私家车的赵先生对记者介绍说,他不久前在某数码广场花几百块钱买了个GPS蓝牙接受器,然后直接上网下载软件和电子地图,用起来效果还不错。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可供手机使用的正版电子地图加上软件方案和接受器,价格在千元左右。而盗版地图虽然便宜甚至免费,但在精准度和更新度上往往达不到标准,车主很可能会因此走错路,得不偿失。
  三、售后服务不够完善。随着众多厂商的蜂拥入市,GPS产品的服务问题已经凸现。不少公司存在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心理,一些小厂商向消费者提供的GPS产品缺乏核心专业导航处理技术及正规地图,再加上资金短缺又极大限制了其硬件维修、软件和地图更新等基本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
  专家剖析深层原因 呼吁尽快规范市场
  与GPS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GPS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配套的大环境还不尽完善,业内专家分析认为,GPS市场之所以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其原因在于: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GPS的重要性,但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家制定发展卫星导航产业的框架战略及产业认识不清晰,卫星导航的人才及培养机制相对薄弱,这是国内GPS产业发展的一个短腿。
  二是产品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虽然国内品牌在GPS上的自主技术高度与国外厂商并无二致,但真正掌握GPS产品核心技术的却只有少数几家有雄厚实力的大厂商。未来GPS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一些优秀品牌涌现。
  三是国家尚未制定必要的行业标准。按国家的规定只有拥有了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GPS电子地图,其余厂家生产的地图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盗版。但这也仅仅只是电子地图的标准,并非导航仪的标准。导航仪本身质量有问题,即使使用了正版地图也一样出错。因此,缺乏质量标准已成为导航仪发展的障碍。同时,由于国家没有标准,也无法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核。
  另外,导航仪应归属于哪种类型产品?如果将它看作电子产品,支持它运行的是不断更新的数据,完全可以认为是通讯产品,将它视作地图的延伸产品。可主要负责地图产品开发的测绘部门对于仪器电路构造,又完全不懂。因此归属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会出现各个部门踢皮球的现象。
  对此,专家建言,当务之急是国家应尽快弥补相关领域立法规范的不足,建立车载导航仪的生产标准和资质审核,并将规范告知消费者。可以联合通信、质监和测绘等多个部门,成立GPS导航仪的行业协会,这样就有一个部门可以牵头,联手电子地图厂商和导航仪生产厂家,展开对盗版地图的打击,规范导航仪的市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