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我国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崔静 | 2010-01-07 | 来源:新华社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经过长达20天的艰难跋涉,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6日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这是自2009年1月27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以来,中国科考勇士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又一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陆路抵达这一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的壮举。

  登顶之后,20名队员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按计划,考察队将在短暂休整后继续向位于冰穹A西南方向约7公里的中国南极昆仑站挺进。

  在进驻昆仑站后,考察队将全面展开冰川、天文、测绘、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昆仑站选定区域内构筑冰芯钻探场地,为未来在昆仑站钻取地下3000多米处的深冰芯,开展100万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在天文研究方面,中国在昆仑站附近安装的天文观测设备传回的数据显示,冰穹A很可能是全球最好的天文观测台址。本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将安装更多的天文观测设备,并为2011年安装南极“施密特望远镜阵”进行地基准备工作,为今后建立南极天文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于2009年12月18日从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南极内陆冰盖边缘出发,沿途克服了暴风、白化天气、雪地车和雪橇故障等重重困难,成功穿越冰裂隙密集区、大雪丘、大雪谷等,于2010年1月3日顺利抵达海拔3733米距离中山站1100公里的冰穹A前进基地,并于次日开始为登上冰穹A作最后冲刺。

  地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和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的建立,成为继美国在南极极点、苏联在南极冰点、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正在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腹地的跨越。

  新闻背景: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于2009年1月27日,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海拔4087米处,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也是中国在南极内陆腹地建立的第一个综合科考站。

  目前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工程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可供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上海拔最高的区域,由于冰体流变作用最小,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冰穹A附近的甘伯尔采夫冰下山脉,海拔高度近4000米,尖峰非常接近冰面,是广阔的南极内陆冰盖中有可能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地点之一,具有重要的地质研究价值。此外,冰穹A还是地球上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和天文学观测的极佳地点。

  按照计划,昆仑站建成后,中国将在南极内陆逐步推进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相关资讯:
南极维多利亚地基础测绘工作全面展开
第29次南极科考第一批队员载誉归来
我国计划2015年至2025年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考站
中国地调局参加第26次南极科考获重要成果
我国成功开展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取得辉煌成绩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