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
- | 2010-01-08 | 来源:中国测绘报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2009年,急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了700万,创历史新高,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大幅下降,全国大中专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我国地理信息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协会指导下,中国GIS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GIS协会就业服务中心与3SNEWS网站,自2009年7月到11月,联合进行了2009年地理信息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就业方向、收入水平、就业流向、求职分析、工作满意度等。500余名应届毕业生以及100多家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接受调查,调查对象达1500人次。调查报告显示,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地理信息专业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仍然保持乐观,就业率略高于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基本未受金融危机影响。与此同时,超过半数以上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招聘计划比往年略有增加或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地理信息产业至少提供了5500个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

    GIS专业人才分布区域集中,高端技术管理人才缺乏

    接受调查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4个区域,基本是地理信息专业教育资源较集中和地理信息产业较发达的区域。调查对象包括2009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接收上述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GIS专业主要群体为本科生,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学历仅占23.1%。用人单位纷纷反映,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和综合性管理人才十分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

    毕业生流向以北京、广东居首,华中高于上海

    在本次调查中,有29.2%的毕业生选择了在北京谋求发展,广东省以14.6%为第二选择。此外,经济基础较好,GIS技术应用发展迅速的华东地区也备受毕业生青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就业率仅为5.6%,低于华中、西南,与西北基本持平。
    目前,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毕业生流向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现已在北京超图工作的山东科技大学2009届GIS专业毕业生于苍(化名)介绍说:“不同的区域,GIS的发展差距非常大。比如说北京、南京等地区GIS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些地区,GIS的发展水平非常低。”

    求职渠道单一,缺乏行业专门招聘平台

    由于地理信息行业有较强的专业性,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纷纷反映很难获取招聘信息,将近50%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亲戚、朋友及同学的推荐获取招聘信息。只有28%的毕业生是通过行业网站查看到招聘信息。问起招聘人才的渠道,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也叫苦连连。目前,用人单位主要通过广撒网的形式,在行业论坛、专业人才网站、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渠道发布信息,效果不好,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行业内急需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性招聘平台。

    私营企业成为应届毕业生最大雇主,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受事业单位青睐,月薪收入差距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私营企业是应届毕业生最大的雇主,占58.6%。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合资企业则排在三四位。超过半数以上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招聘计划比往年略有增加或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地理信息产业至少提供了5500个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研究生相对更受事业单位青睐,有32%的研究生选择了事业单位,而本科生仅占9%。北京师范大学GIS方向研究生韩峰(化名)告诉我们,“最理想的就业是考上公务员,其次是去事业单位,还有三分之一选择读博。”山东科技大学地理系教授季民说,该校GIS硕士研究生中有三分之一进入事业单位。
    调查结果显示,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月薪集中在3000元以下。研究生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月薪高于4000元的比例为62%。而月薪低于2000元者仅为17%。博士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在6000元以上。在月薪调查中,上海以3676元居首,北京以3365元紧随其后,广州却仅有2420元,不同地域造成的收入差距也随之显现出来。

    第一份工作以项目开发和技术支持居多,求职者看重个人发展空间, 女生就业偏难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岗位性质依次为项目开发、技术支持、销售、市场和行政。在调查中也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生中从事市场、销售岗位的比例为0,本科生中从事市场和销售岗位的占全部本科生人数的12%。在从事技术支持的岗位中,本科生的比例也比研究生偏高。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刘杰告诉笔者:“本科生做初级工作的比较多,而研究生从事开发工作的则多些。”武大本科生成远的回答与刘杰基本相同:“本科生从事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比较多,开发的人少些。主要受制于所学到的知识。”
    大部分求职者认为个人发展空间是寻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这也需要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提高员工的素质,给员工一定发展空间,将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
    在就业过程中,性别问题表现突出,部分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成远班上有9个女生,虽然有6个找到了工作,但仍有3人选择了读研。

    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就业“敲门砖” ,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更受用人单位重视

    接受调查的招聘负责人认为,“较强的动手能力,保证短期内上岗”是招聘的第一考察重点。其次是个人品德、诚信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在校时的学习成绩,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社会实践经历则更受招聘单位重视。
    武汉大学的本科生李伟说:“实际经验和过硬的能力很重要。应聘开发岗位要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笔试时有编程题目,面试要问及项目经历。我们班六七个去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同学都跟老师出去搞过实地测量。”对此,已在超图公司开始正式工作的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王海(化名)深有感触地说:“想从事GIS技术方面工作的毕业生,最重要的就是编程开发能力,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于工作难找的第一因素,求职者与招聘负责人观点不一

    调查数据显示,求职者和招聘负责人都一致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动手能力差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甚至有43.9%的毕业生无奈地表示,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对于找工作帮助不大。
    然而,与求职者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动手能力差是就业难的第一因素相比,招聘负责人则认为第一因素是与毕业生自身能力有关。这一因素在求职者心目中却排在了最后。
    武汉理工大学黄解军老师认为:“其实不论什么时候,就业都不容易,就业的难易其实取决于毕业生自身能力,社会环境只是一个外在的过滤毕业生的篦子。只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这个篦子的孔变得更加小更加密,这就使得原本并不是很粗糙的颗粒在这样细密的孔下不能通过而已。2009年就是一个特殊时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时刻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不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只要品质过硬,都能通过筛选。”可喜的是,在下一年的招聘计划中,有57%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招聘数字将会有增加或大幅增加。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市场需求旺盛。根据国家测绘局发布的信息,预计到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00亿至1000亿元,将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成长,行业内将会逐步出现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帮助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