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谷歌推出的Google Maps地图街景服务在台湾产生了不少隐私方面的担忧。台湾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表示,应该由当地通信管理部门制定相关规范办法,以求保护民众的隐私权。
台湾地区先前也曾经因街景车拍摄到各类涉及隐私的影像内容而引发争议,因此台湾“消费者基金会”对外召开记者会,表示希望台湾通讯主管部门能制订相关法则,以求规范谷歌街景服务可能的侵害民众隐私行为。
台“消基会”副董事长苏锦霞表示,谷歌街景服务在针对个人的隐私保护上仍有漏洞,不仅仍有部份人像脸部未能被系统作模糊处理,就连车牌号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作到模糊处理保护。同时苏锦霞也表示,即使人脸做了模糊处理,若透过身上衣着作来辨识依据,其真实身份亦有可能被网友认出,苏锦霞希望谷歌在此项服务中能仅保留实际街景路况,而不要有车辆或人物存在。据报道,目前已经有这样的技术出现,可以对街上的行人进行模糊处理,只保留街景。
另外,“消基会”也希望Google在街景内容完成编码时,能同时将原始影像内容删除,避免可能遭到入侵后造成大量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
“消基会”也提到,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针对谷歌此项服务均有所规范与限制,例如欧盟特别要求谷歌进行地图资讯收集或上传资料时,必须先告知当地民众,避免一般人在不知情之下被拍摄。另外也严格要求谷歌必须定期更新街景内容,同时更新频率必须以半年为基准。但目前台湾地区却丝毫未针对此服务制定相关规范,显然民众个人隐私有相当机会受到损害。
除了要求台湾相关单位制订法规之外,“消基会”也提醒民众,若发觉隐私遭到侵害,可引用台湾地区相关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Google Maps在2007年4月时候推出台湾版在线地图服务,并于2009年开放台湾地区街景服务,并逐渐增加各地区的街景内容,其中也扩及到离岛地区。而先前在其他国家地区,此项服务除了令各国政府因可能涉及军事单位机密而表示担忧,同时在欧洲地区也曾经先后出现拍摄人脸涉及侵害个人隐私,或不小心收集到沿街无线信号中传递的信息等隐私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