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地信机构快速开展四川雅安地震应急测绘保障工作
- | 2013-04-22 | 来源:地理空间项目网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北京时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距离芦山县城约17公里,距离宝兴县城约18公里。地信相关部门、机构及企业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测绘保障工作。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地震发生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第一时间指示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紧急动员和部署抗震救灾保障服务工作。利用“资源三号”卫星获取芦山县灾前2.1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制作完成相应的地势图、行政区划图用于抗震救灾;派出由3套应急监测车系统、5架无人机以及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第一支救灾队伍奔赴灾区;紧急调配多颗高分辨率卫星、雷达卫星进行编程,以接收灾区卫星影像。
  4月20日下午17时左右,无人机成功获取到芦山县核心灾区太平镇的首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制出首张芦山县太平镇震后无人机航拍影像图,分辨率达到0.16米。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部署和要求,第一时间响应,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安排部署。
  8时30分,中心启动测绘服务应急响应机制,承担应急任务的信息服务部、数据库部、遥感部、天地图工作部、网络部等部门立即进入紧急状态,紧急制作受灾地区地图,连续编制出四川省地图、雅安行政区划图、雅安地势图、芦山县区划图、太平镇无人机影像图等各种灾区行政区划图、遥感影像图和图片数据。截止4月20日17时,陆续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武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保监会等部门提供各种灾区行政区划图、遥感影像图和图片数据各喷绘图42套、135张。其中为中央办公厅提供20套、80张,刻录地图图片光盘8张、图片27幅,提供各种地图数据5GB,用于抗震救灾工作部署。
  同时,为方便抗震救灾的在线地图信息服务保障,中心在“天地图”网站发布了各种灾区行政区划图、遥感影像图相关数据,供社会各界下载查询使用;也为央视实时报道灾区情况,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按照中心应急响应机制,中心各有关部门职工立即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并在上午8时30分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开始加工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天中心共有41人投入到了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工作中,20人持续工作到午夜12点以后,其中5人通宵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20日17时,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会议,就下一步全力做好抗震救灾的应急测绘服务进行了部署。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紧急组织中心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应急救灾保障工作,及时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震区震前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同时协调组织编制资源三号卫星拍摄计划及相关卫星拍摄灾区震后影像。
  10时,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了3景约7500平方公里的芦山县震区灾前资源三号原始影像和融合影像。
  11时,分析资源三号卫星飞行轨道状况,预计在4月23日侧摆25度拍摄震区,获得航天五院同意。
  12时,组织安排运行管理部、数据处理部协调目前现有的覆盖震区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实施快速处理,及时提供。同时,协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获取国内其他卫星震后影像。协调视宝公司获取国外卫星震区影像。协调天绘卫星,预计在4月21日侧摆7度拍摄震区。
  13时,中心领导组织召集专门会议,部署后续卫星影像获取与数据处理工作,安排相关人员应急值守。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9时,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启动了Ⅰ级应急响应,紧急开展地图应急保障工作。集团领导、集团业务管理中心以及集团新成立的地图应急保障服务中心、发行公司和综合部车队的同志们纷纷赶到办公室,忙碌而有序地开展工作。
  10时04分,《雅安市地图》《四川省地图》经过资料更新、核查等步骤后,迅速编制完成,并开始打印。
  10时27分,第一幅布质《雅安市地图》喷绘完成,并立即送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11时45分,3套布质《四川省地图》、《雅安市地图》喷绘完成,并及时送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这些地图与国家局其他单位编制的地图一起被送往国办应急办、国土资源部等部门。
  下午,新打印的5套布质《四川省地图》、《雅安市地图》也及时送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面对灾情,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紧急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测绘应急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部署和要求,立即开展应急测绘保障工作。
  11时20分,四川局编制完成“4?20芦山县7.0级地震抗震救灾专用图”,并已发往国家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1时40分,四川省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运行稳定,为抗震救灾提供应急导航与位置服务。
  11时50分,四川局与成都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协调航空摄影空域,航摄飞机已在绵阳机场待命,随时起飞获取灾区最新航空影像。
  12时,四川局无人机应急分队已到达邛崃夹关镇,准备从夹关起飞获取震中低空无人机影像。
  12时10分,因通往震中道路受损,四川省应急测绘领导小组利用应急测绘指挥平台,分析灾区情况,研究决定: 应急分队长航时无人机由距震中20千米的邛崃市夹关镇起飞,飞往震中获取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
  截至13时,四川局已为四川省政府提供抗震救灾专用图,四川省交通图,为成都军区提供核心灾区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71幅,数字栅格地图57幅,纸质地形图28幅,并将测绘应急指挥平台部署在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派出测绘应急技术保障小组,现场提供测绘应急技术保障。
  13时45分,无人机飞临灾区上空开展航空摄影工作。
  15时44分,执行宝盛乡、太平镇航摄任务的低空无人机顺利返航着陆,成功获取32平方千米0.16米分辨率航空影像。通过卫星通道传输和前线人员驱车送回两种方式将数据送往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将数据传输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16时48分,第二架次无人机起飞,按照计划将获取龙门乡36平方千米低空无人机影像。
  16时50分,核心灾区第一批震后低空无人机影像传至省应急指挥中心,四川常务副省长钟勉利用影像,研判核心灾区灾情、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17点40分,前线技术人员驱车将获取的第一批无人机影像送抵测绘应急指挥中心,测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立即下令处理数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并通过影像对灾区损毁情况进行评估。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紧急协调飞行航线。遥感飞机B-4101携带光学传感器于9:50从绵阳机场起飞,执行雅安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
  同时,遥感地球所已完成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灾区SPOT-5、LANDSAT-5、和SPOT-4等卫星的灾前数据产品处理,数据获取时间分别为2009年6月3日、2010年3月18日和2011年4月9日,最高数据分辨率为2.5米。上图为利用LANDSAT-5卫星数据完成的四川省芦山县遥感卫星影像图,图上叠加了经纬网格,并对震中、芦山县、龙门乡等重点位置进行了标记。科研人员将依据这些震前卫星数据,对灾情情况进行判读和评估,因此这些数据对于灾情评估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截至4月20日13时37分,遥感地球所执行四川雅安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任务的航空遥感飞机已成功执行第一架次飞行任务。本次飞行成功获取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的航空遥感数据。目前航空遥感飞机正在执行第二架次飞行任务,科研人员将进行航空影像预处理,并将数据尽快传送到北京。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于20日8时30分紧急启动重大自然灾害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成立无人机遥感监测工作组,带领合作机制监测站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朗天博泰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大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紧急赶赴灾区现场开展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目前,两组无人机飞行队已经分别开展受灾严重的雅安市芦山县、邛崃市天台山镇和高何镇的无人机航摄飞行。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根据应急工作规程,紧急开展遥感减灾业务工作,协调相关遥感数据,并利用历史存档遥感数据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灾情预评估工作,为灾害应急评估和损失评估做好准备。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4月21日凌晨6时,首批地震灾区宝兴镇、太平镇等区域30平方公里无人机影像传达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待命在岗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迅速开展数据处理,第一时间制作完成灾区第一幅无人机航摄正射影像。
  4月21日下午14时,第二批600余张SWDC航摄影像传来,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立即对航摄影像进行了拼接,航测所等单位迅速开展相关处理,在不到 10个小时内完成了总量近140GB的航摄数据处理工作。后期的影像解译工作随即展开,截至22日上午8时,完成了对太平镇、龙门乡、宝盛乡、蒋家河、高家坝、灵山县和芦山县城的影像解译,形成灾情解译专题图。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开发服务中心

  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开发服务中心快速反应进入一级应急响应。于地震发生2小时后完成设计小组、测量小组、无人飞机小组、航摄小组等集结,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目前,中心设计小组已完成地震灾区近6000平方公里的航摄设计,分辨率0.3米,航摄小组已携带设备赶赴空军某部待命。中心各部门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奔赴救灾第一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震日发生上午即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资源卫星中心等部门联系,收集灾区相关数据和遥感影像,开始灾情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下午,所长刘毅主持召开灾情评估会议,发动全所曾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害科技救灾工作的10余个学科团队,紧急部署、启动雅安地震科技救灾工作。
  成立了由所长刘毅、副所长葛全胜牵头的“地理资源所雅安地震科技救灾应急工作组”,所综合办公室和科研处负责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

  天地图有限公司

  在“天地图”发布地震相关信息,随时发布获取到的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摄影像,可以查看地震造成的损失情况,为实施救助提供支撑,也让公众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雅安地震灾害情况。同时,为中央电视台实时报道灾区情况,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月20日,地震发生后不到4个小时,宋关福总裁在其个人认证微博上发布消息说,超图软件的技术人员已经到达或者赶往国家民政部、四川民政厅、四川地震局等多个单位,为抗震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保障。
  晚上20时左右,超图软件水利事业部派出技术人员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奋战,赶制水利灾情地图,分析受灾水利设施,预防次生灾害。与此同时,超图软件代理事业部江西善将乘坐晚间航班抵达成都,随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应急指挥中心一同前往灾区,在现场处理无人机数据。
  为国家减灾中心的现场灾情采集队伍装备SuperMap FieldMapper移动灾情终端,用于灾情信息采集评估,为后续的减灾赈灾及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旗下在线地图服务地图汇增加影像查看功能,用于查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灾前及灾后无人机航拍图、行政区划图等。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发生后积极响应,主动请缨。中海达上下紧急进行部署,并主动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取得联系,无条件为灾区提供中海达iScan一体化移动测量系统在内的任何设备。包括集团总部、四川公司、昆明公司已经做好应急准备,只要有需要,中海达将全力支援,尽测绘人应尽的义务。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旗下产品高德导航将免费为任何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提供专业导航支持。这些救援队伍可以利用高德导航的离线导航服务,最大化节约通信资源,同时还可通过短信方式快速分享所在位置,收信方无需网络即可打开导航确认目标地点。同时为提高救援效率,高德地图API将提供灾区的大比例尺地图数据给有关需求的救援团队,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高德宣布向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50万元,包括100万元现金和价值50万元的高德导航应用。其中100万元救灾款项将通过壹基金向灾区投放,价值约50万元的高德导航应用将通过开通免费下载渠道为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支持。这是业内首家企业宣布捐款。
  4月20日下午,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上线“雅安寻人借助平台”,可以通过此平台寻找家人。4月21日下午,高德软件针对此次地震救援行动推出了高德导航特殊版本——雅安版,增加“雅安救助点”、“雅安行车公告”、“位置分享”、“问题反馈”等四个救援功能。

  百度

  提供雅安及成都的离线地图数据,利用官微影响力呼吁当地网友关注震区附近路况信息,避让救援道路;标记受伤人员的位置,更快获得帮助。此外,百度开通了地震寻人、求助的网络服务,帮助人们及时获得亲朋好友的信息。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众思壮软件中心将旗下任我游户外导航iOS版临时免费,并赶制了芦山县周边的等高线地图,该图可用于任我游户外导航软件安卓版和iOS版,能够为救援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EO郭晟在其个人认证微博上透露,已经接到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通知,立得空间提供的移动测量系统已开赴雅安灾区现场测绘,可量测实景影像将用于地震救灾、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立得空间还将向四川局提供汶川地震时的作业经验。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运行地震格网化快速评估系统,根据获取的震中、震级、震源深度数据,并结合在地震行业的经验,判断出地震烈度方向,通过系统快速生成地震烈度影响场图层,并结合公里格网等数据,评估出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调拨260余套北斗卫星定位设备支援灾区。

  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震发生当日及时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东方道迩总裁助理周海兵在其个人认证微博称,东方道迩成都办事处已经在21日逐步开展了支持保障工作,公司员工随同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进驻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协助相关三维系统搭建及技术保障工作。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副总裁蔡晓兵在其个人认证微博表示,地震后Esri中国公司和成都分公司一直在努力联系民政和应急有关部门,希望能提供急需的专业服务。同时,Esri中国也表示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客户,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协助,能一尽绵薄之力。
  协助完成芦山地震地理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该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特别是对前往灾区的志愿者及时提供灾区的地理信息,帮助志愿者了解灾区地理环境。目前已经更新了最新的灾区高分辨率影像、各类地质灾害点、滑坡点、道路阻塞点情况。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4月20日下午接到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召集相关单位参与制作灾区震前及震后影像图的需求通知后,南方数码北方总部组织人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派遣4名骨干员工、3名数据处理技术员参与相关工作。经过连夜奋战之后,在4月21日午时将37张灾前影像图第一时间送至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南方数码已经安排更多人力投入到灾后影像数据处理和出图工作中。

  华浩博达(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接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协助的紧急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华浩超算平台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灾区0.6米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数据处理工作并在“天地图”网站上进行了发布,以及时保证抗震救灾需要。

  北京视宝卫星图像有限公司

  Astrium(视宝)调取了SpotMap 2.5米四川全省彩色影像,Spot5 2013年最新存档数据,4月20日下午紧急提交给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等多个国家部门,以及四川测绘局等多个当地政府主管单位,并对TerraSAR-X、Pleiades、Spot6等卫星进行了紧急编程接收,0.5米的Pleiades最新存档影像也正在处理。

  北京天元四维科技有限公司、徕卡测量系统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北京总部、美国天宝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公司第一时间与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联系,积极向四川局提供影像数据、软件支持、绘图设备等方面的援助,为开展应急测绘工作提供支撑。

  4月21日中午,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联合制作完成《雅安芦山地震灾区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影像地图》。该地图幅面为 1.5m × 2m ,影像数据源自 2013 年 3 月 31 日拍摄的灾区震前最新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覆盖灾区及周边地域约 15000 平方千米。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技术人员连夜完成原始影像去云、拼接、融合等处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叠加了道路、居民地等地名信息,标注出芦山地震涉及的灾区位置。

  截止到4月21日下午17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累计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武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保监会、公安部、总参测绘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水利部水文局等近20个单位提供各类灾区地图65套、271张(幅),数据量达50多GB。

 

 
相关资讯:
SAR测图技术服务抗震救灾
雅安地震灾情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办部署
科技部启动遥感数据“蓄水池应急平台” 部署抗震救灾相关工作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