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联合国第三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层论坛10月22日在北京揭幕。论坛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以“地理信息支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就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及2015年后发展议程进行交流探讨。
本次论坛将从地理信息服务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可持续城市与人居、气候变化和减灾、利用科技创新衡量和监测发展、跨国跨地区合作等方面,共同探讨地理信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议题。论坛将召集部长分论坛,就制订地理信息服务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规划等议题进行协商,伊朗、加拿大、斐济、孟加拉等国部长级官员将出席。同时,来自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以色列、韩国、芬兰、荷兰等近20个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以及来自联合国、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等约2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出席本次论坛。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于2011年7月经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批准成立,是世界地理信息领域最高层次的政府间协商机制,旨在促进各国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前两次高层论坛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韩国、卡塔尔举行。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基本政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都与地理信息紧密关联。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地理信息支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地理信息部门的共识和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抓手。本次论坛中,世界各国将分享地理信息支撑、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与成熟经验,探讨地理信息支持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新技术、新方法。
地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关乎各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历来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准确掌握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2013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计划到2015年全面掌握权威地理国情信息,为国家宏观规划提供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中国政府始终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2012年,中国政府捐款在联合国设立信托基金,用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地理信息管理能力开发。几年来,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密切合作,利用该信托基金,成功举办了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的一系列能力建设活动,为发展中国家地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9月,张高丽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捐赠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研制的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接受捐赠并对此表示赞赏,称数据能为更好地理解、监测和管理全球地表和土地使用方面的变化提供帮助,这一慷慨捐赠及时而珍贵。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论坛上表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于今年7月在纽约举行第二次会议,会上发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样本报告》中要求,把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挖掘大数据和遥感等新技术的潜力。上个月,第三次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在萨摩亚举行,会议支持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加强对复杂的数据系统的管理,包括地理数据平台。此外,联合国大会刚刚作出决定,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未来发展议程的主要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成果文件”指出,为了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要提高地理数据和统计信息的获取和普及程度。联合国已经认识到,地表覆盖数据在测量和监测可持续发展方面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论坛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与墨西哥、韩国、以色列、蒙古、瑞典等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签署合作文件,进一步加强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数字城市开发和电子化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大地测量技术、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会议结束后,与会各国将共同发表《北京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