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门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在大会上向社会各界解读了日前由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介绍有关部门下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会上,广州市长陈建华为大会做开幕致辞,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王秀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先后作主题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主持开幕式和主题讲话。
陈建华表示,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2011年确立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出构建与智慧新设施为树根,智慧新技术为树干,智慧新产业为树枝,智慧新应用和新生活为树叶的智慧城市树型框架结构,不遗余力的推进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同时,他认为本次智慧城市创新大会的召开,对地方城市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大会举行了智慧城市样板签约仪式,广州市番禺区、吉林省延吉市成为智慧城市发展联盟样板城市。
另外,大会还主办了“智慧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机制”、“智慧城市发展的创新与协同”等论坛。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报告(2014)》、《2014智慧城市技术成果集》,深度解析当前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声音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对智慧城市的解读从政府层面来说,涉及到中央政府如何引导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新型城镇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从市场层面来说,则涉及到怎样通过互联网使智慧城市融入社会与家庭,让人们生活更方便。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智慧城市建设须从七个维度来理解。七个维度是指(1)城市布局与规划;(2)信息基础设施;(3)绿色低碳经济;(4)公共管理和服务;(5)市民民生与福祉;(6)城市人文科学素质;(7)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三条经验,一是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的灵魂确保精神文化的传承;二是需要完善保障体系,特别是城市的基本生命线如交通、水、住房等,这能有效的保障城市的安全;三是要健全产业发展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工程中心副主任杨柳忠:
大数据时代要做好城市的规划,特别是空间规划,以前传统的方法是靠城市请来规划师,跟市长、书记大概交流一下,了解这个城市现在的布局,把城市未来十年、十五年的发展,由专家大脑里面形成一定的思路,经过跟部门的讨论就形成结论,这个规划逐渐就成型。再经过专家的一些评审,最后就把它产生了。
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咱们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它有很多弊端,因为那个专家本身他不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他有很多观念都是用传统的一些观念和其他城市的一些做法来产生的。那么他的规划是不是完全符合咱们这个城市发展的方向?可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