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上海首度利用卫星监测空气污染
- | 2009-02-18 | 来源:上海市政府网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昨日记者从上海区域气象中心获悉,上海首度采用风云三号卫星遥感的方式,从820公里的高空锁定申城臭氧和霾的变化。据观测,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即周六周日臭氧浓度较高。在风云三号卫星的帮助下,一项全新的气象服务产品———“臭氧健康指数”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指数将把臭氧浓度分成不同等级,给市民提出自我防护的建议。
  近年来受污染影响,霾和臭氧逐渐成为威胁市民健康的气象因素。仅去年,申城的臭氧超标天数就达20天,与近几年的数据相比,呈上升趋势。空气污染中同样呈上升趋势的还有霾。气溶胶是形成霾的重要原因,气溶胶粒子从几纳米到几十个微米大,可附着菌类等有害物质。气溶胶粒子越小,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可能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最近两年,上海地区的气溶胶小粒子也正在增多。2007年底,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臭氧浓度预报,这一预报主要是由分布在徐汇、浦东、金山、宝山等区县的6个臭氧浓度观测站提供监测数据。但由于监测点呈“点”状分布,无法全面和立体覆盖。如今有了风云三号卫星的帮助,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上海区域气象中心通过与国内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美国NCAR等科研部门的合作,利用风云三号卫星观测数据,开发了气溶胶和臭氧空间分布的遥感应用产品,并建立了长三角大气成分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平台,重点关注于长三角地区的气溶胶和臭氧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通过这一平台,气象部门不但可以科学研究气溶胶和臭氧在不同季节和生态系统内的分布规律,还能调查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气溶胶和臭氧的积累及扩散机制。

 

 
相关资讯:
风云三号卫星监测显示:新疆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仍被大雪覆盖
风云三号A星天气气候环境灾害监测初显身手
风云三号卫星海洋产品星地同步对比测试试验在三亚海域进行
“风云三号”监测东北湿地退减趋势
我国最先进的遥感卫星风云三号A星正式投入使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