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直水利系统首次进行应急供水调度联合演练,由泉州移动提供的水利拍报系统的成功应用,成为演练的一大亮点。通过该系统,水利工作人员利用手机定位、视频、照片、音频及时地汇报各关键地点的实时情况,为指挥部的决策应对提供了可靠依据。据了解,像这样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水利应急演练的案例在全省尚属首次。
应急演练大显身手
演练模拟了这样的场景:某日15时,晋江东溪南安洪濑镇洪濑大桥附近道路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装有有毒化学物品的车辆被撞翻,可能对下游饮用水源造成危害。泉州市水政监察支队的巡查人员发现后,当即用装有水利拍报软件的手机拍摄上传这一事件。接报后,市水利局局长当即启动应急供水调度预案,成立水利系统应急指挥部。
水政支队和江河湖库水质监测中心接警后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并手机拍摄现场情况并上传至水利拍报系统。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内就在网上看到了事故现场、江面情况及简要汇报的视频画面;同时,GPS定位事故地为南安洪濑镇附近。另一支队伍乘冲锋舟到丰州大桥附近某断面,通过便携式仪器进行模拟监测水质,并传来了监测画面。
16时57分,由于下雨,污染物失去控制进入水体,指挥部马上启动桃源水库应急供水方案,要求桃源水库18时30分开始放水。随后,桃源水库管理所上传了后山排涝闸启动应急供水的视频及图片……22时30分,事故现场处置完毕,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供水警报,结束水源应急响应,恢复正常供水。此时,在北渠首闸的工作人员用手机拍摄下开闸操作及闸后渠道情况。
以上所有的应急处理过程,相关人员在水利拍报的手机网上都可以实时浏览。
水利应用初见成效
据介绍,泉州移动水利拍报系统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PRS无线传输网络等先进技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办公现场的数据采集并实时上传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为现场办公提供依据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该系统的移动性、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已经多次得到验证。在某一台风抢险现场,水利局工作人员在抢险现场按下手机快门到水利拍报系统收到照片,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而且图片质量非常好。
有关人士表示,水利拍报系统的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水利部门的移动执法能力。通过智能终端,工作人员可即时完成对执法现场的取证和上传,平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为现场执法提供依据和建议。同时,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水利系统防汛救灾、水污染事件处置的应急反应能力。
该系统还大大降低了移动办公成本。它硬件方面的要求比较低,选择性比较大。并且,通过智能终端和平台信息中心的双向通讯,可实现信息共享和即时反馈,减少重复检测的成本。此外,执法取证拍照、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记录实时上传,保证了执法的准确性、公正性;平台指挥中心更可通过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直观地对各个案件进行操作和指示,轻松统筹全局。
目前,泉州移动水利拍报系统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已经颇具成效,随着技术的演进,将来还将为环保、交通、工商、公安、消防等各个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做到灵活定制,充分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