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全国各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的近80名技术人员聚集北京,就突发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及应急平台建设开展了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这标志着突发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及应急平台建设已开始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平台系统,分别在四川丹巴、广元、汶川地震灾区,天津蓟县,湖北襄樊,江苏南京等地质灾害处置现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场进行了应用和实战演示,将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和分析结论实时传回北京后,为国土资源部领导和专家了解灾情、分析论证、作出决策、提出处置建议提供了支撑。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按照“应急预案中的远程会商体系要与各省(区、市)特别是地质灾害多发省(区、市)进行联动”的要求,组织全国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国土资源部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数据库建设与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卫星网络通信实现原理”、“数字视音频无线传输技术”等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研讨。
据悉,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体系是以国土资源部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区、市)级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为节点,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和安全畅通的应急体系结构。通过对突发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信息报送、综合研究、决策支持、远程会商、应急指挥等主要功能,实现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协同有效应对,满足国家及各级部门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