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等手段,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城市的精确、高效、协同管理。7月1日上午,海口市数字城管万米网格系统开始试运行,这标志着海口市城市管理工作进入数字化管理新阶段。
“义龙西路义龙大酒店门前有一堆垃圾,请派人处理。”正在街上巡查的一名巡查员用“城管通”发回信息,信息图文并茂。海口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迅速通过海口市党政办公网络,查清了该路段属龙华区环卫局管理,当即通过电子公文传输,向龙华区环卫局派出“工单”,要求处置。很快,龙华区环卫局反馈:垃圾已经清理。不一会儿。巡查员传回信息,证实垃圾确实已经清理。一堆垃圾处理完只用半小时。
据市城管执法局介绍,数字化城管从受理到派发至问题处置单位,整个过程最快只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
从当天起,海口市将有50位巡查员手执“城管通”,在海口市的3800个网格内进行日夜巡查,井盖丢失、绿地被毁、违章建筑、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都将被巡查员拍到,然后以图文形式发送到指挥中心。
“城管通”,是一种带有GPS定位的信息采集器。海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目前已将市中心17条主要干道如海秀路、南海大道等划分成38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都有编码,相当于给这些设施发放了身份证。监督员通过发送损坏、遗失设施的编码号,指挥中心就可以立即确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及时处理。
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城管可以纪录每一个信息的整个过程,有关单位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如果置之不理,指挥中心将有确凿证据,并将定期进行通报。
据介绍,数字化城管系统目前共投资500多万元,进行试运行一个月后,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运行。
该系统对市政、环卫等城管设施进行分门别类,每座公厕、每个果皮筒或井盖等全部设置了专业编码,目前,海口市网格共划分为3800多个,已确定23万多个部件(编码号),主要为市中心17条主要干道如海秀路、南海大道等,今年9月1日前,将完成全市所有中心城区的部件普查,并纳入数字监管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