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企业动态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运用取得显著成效
- | 2010-07-19 | 来源:-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承接的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金穗路北区建设项目集运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工程,首次将“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这一测量新技术运用到该项目集运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其北侧为黄埔大道,南侧为金穗路,东侧为珠江东路,西侧为珠江西路,占地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基坑设计深度为13米,支护结构采用桩锚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集运隧道(旅客自动输送系统)K2+038~K2+420段(市民广场站~中央广场站)处于上述基坑工程下方,并南北贯穿该基坑工程。

  该监测项目变形点坐标监测精度要求为±1.0mm,受施工影响的监测隧道长度为408米。根据要求,在上、下行隧道各布设25个断面,断面间隔距离为25米,共布设50个断面,每个断面设4个监测点,需监测的变形点达200个,监测期间采取隧道上方基坑开挖期间每6小时监测一次,基坑内主体工程负二层底板完成后一天监测一次的监测频率,常规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无法达到精度要求和完成监测工作。在本项目中,解决了仪器小视场中的棱镜分辨问题,从而实现仪器的自动监测,大大减少测量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精度。

 

 
相关资讯:
测量机器人在三峡库区“站岗放哨”
《WS-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研究》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