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承接的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金穗路北区建设项目集运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工程,首次将“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这一测量新技术运用到该项目集运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其北侧为黄埔大道,南侧为金穗路,东侧为珠江东路,西侧为珠江西路,占地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基坑设计深度为13米,支护结构采用桩锚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集运隧道(旅客自动输送系统)K2+038~K2+420段(市民广场站~中央广场站)处于上述基坑工程下方,并南北贯穿该基坑工程。
该监测项目变形点坐标监测精度要求为±1.0mm,受施工影响的监测隧道长度为408米。根据要求,在上、下行隧道各布设25个断面,断面间隔距离为25米,共布设50个断面,每个断面设4个监测点,需监测的变形点达200个,监测期间采取隧道上方基坑开挖期间每6小时监测一次,基坑内主体工程负二层底板完成后一天监测一次的监测频率,常规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无法达到精度要求和完成监测工作。在本项目中,解决了仪器小视场中的棱镜分辨问题,从而实现仪器的自动监测,大大减少测量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