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中欧“甘肃‘5·12’地震灾区灾毁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学术讨论会”在甘肃兰州胜利召开
|
|
中欧“甘肃‘5·12’地震灾区灾毁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美、英、意、加、荷等6国知名专家,联合会诊了甘肃省地震灾区灾毁地质环境的修复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问题。
本次会议由甘肃省外国专家局、省科学院、兰州大学和欧洲地学联合会灾害分部、英国伦敦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地学和水力保护分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甘肃省科学院地持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兰州大学-甘肃省科学院环境遥感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承办。
在此之前,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甘肃省科学院、兰州大学等组织下,来自欧洲地学联合会灾害分部、英国伦敦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地学和水利保护分院等机构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团10名成员用近一周时间行程近2000公里,冒着严寒考察了天水、陇南、甘南、兰州30多处地质灾害点,提出了对我省地震灾区灾毁地质环境修复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初步建议。
27号举办的中欧“甘肃‘5·12’地震灾区灾毁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学术讨论会”上中外地质专家根据现场考察并结合各自国家在地质环境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经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修复和防治建议。
来自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地学和水利保护分院教授的加诺斯·沃索斯基建议将空间技术应用到灾区地质环境监测。他说,汶川地震引起大范围的边坡失稳问题,搭载在空间飞行器上的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反映大范围和空间密集的地面位移信息,为判定稳定还是不稳定提供依据。
会上,各国专家表示,将将继续深化合作研究,以共同推进汶川地震甘肃灾区灾毁地质环境的修复与地质灾害的防治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质条件恶劣。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就十分频繁。汶川地震波及甘肃陇南、天水、甘南等10个市州的52个县,进一步恶化了这个省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新引发地质灾害8000多起。
“我们非常愿意借鉴国际社会在地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有益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说。
本次会议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在我国举行的次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修复方面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