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业界专访

提供鲜活数据 助力科学发展 ——李维森就1:5万数据库动态更新答记者问

内容
  4月23日,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通过专家验收,并向社会公布2012版1:5万数据库,2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测绘报记者就工程实施的背景、特点以及在芦山地震救援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专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维森。

  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2011年刚完成了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全面更新,这次为什么要再次更新?

  李维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覆盖全国范围的精度最高、内容最丰富、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基础测绘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成了1:5万核心要素数据库,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但是,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数据比较陈旧,大部分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的成果。“十一五”期间,国家局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一轮全面更新,使内容更加丰富、准确,现势性缩短到5年之内。

  进入“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各项重大工程相继实施,地理信息要素变化日新月异。快速准确地获取全国范围发生变化的地理要素数据,提高数据库现势性,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建设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全面、准确、鲜活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供支撑。国家局审时度势,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1:5万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制定了每年更新一次、一年一版图、每年发布新版的战略目标,以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对基础地理信息现势性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后与更新前相比有何显著特点?在此次芦山地震救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李维森:更新前的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体现势性为2006至2010年,更新后现势性达到2012年。新版数据库除了要素现势性大幅提高外,还对其结构作了进一步精化升级,对每一地理要素建立了唯一标识,记录了每一要素的更新状态。更新后的数据库质量更加优良,结构更加先进合理。同时,建立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实现了对更新前后多版本数据库的高效管理,并提供在线地图服务。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家局立即从数据库中调出最新版地图,第一时间编制出各种救灾专用地图,喷绘、打印出来,分发给救援前线的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在无人机获取到灾区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后,利用数据库成果对影像进行配准、校正,快速制作出灾后影像图,提供给相关部门,为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的开展。

  记者:与以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相比,2012版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具有哪些创新点?

  李维森:概括起来有五大创新点。

  一是“新”。首先是思路新。项目采用动态更新和联动更新的设计理念,每年对1:5万数据库重点要素行动态更新,然后再利用1:5万数据对1:25万和1:100万数据进行联动更新,大步推进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速度。其次是手段新。首次大规模利用国产测绘卫星影像数据,探索并实践了全新的基于数据库增量更新生产和建库的技术路线,研发了基础地理数据变量更新、建库及工程质量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是成果数据新。更新后1:5万数据库重点要素现势性保持在2012年内。

  二是“全”。主要体现在更新的要素全。对1:5万数据库中变化较快、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交通、居民地、地名、管线、水系、境界等6大类中的117个子类地理要素进行了重点更新。

  三是“快”。“十一五”期间对1:5万数据库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历时 5年多。本次动态更新只用1年时间,首次实现按年度动态更新。

  四是“准”。项目使用了2011至2012年最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收集利用了大量最新的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各类专业资料及网络信息等。同时,采用野外巡查调绘更新的方式,作业人员足迹遍布全国主要城镇和乡村,对更新要素进行现场核查及测绘,保证更新成果完整、准确。

  五是“优”。主要体现在成果质量优。项目采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严格落实成果质量管理措施,强化第三方对成果质量的检查。更新数据成果的质量整体达到优良,内业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83%,外业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记者:2011版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用了5年时间,这次为什么能在一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动态更新?

  李维森:大面积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地表变化很快,因此更新难度更大。面对这些困难,国家局党组科学决策、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协力,全国一盘棋。项目建设单位团结拼搏,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成功实现了对全国范围1:5万数据库的动态更新,这在国际上是史无前例的。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得益于我国测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项目首次成功采用了以国产测绘卫星影像资料为主要更新数据源的技术路线,打破了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影像数据源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面。国产测绘卫星影像数据现势性好、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节约了大量数据源获取成本,为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项目探索创建了全新的基于数据库增量更新生产和建库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研制开发了生产、建库和质量控制软件工具,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是得益于全国联动、部门配合、政府支持。项目在国家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与重庆测绘院这5支国家基础测绘主力军以及全国各省、区、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数千名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各相关部门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纷纷提供本部门最新的专业数据。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项目实施提供各种便利。

  三是得益于组织管理科学,有一支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测绘科技队伍。项目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采用网格化更新理念,创建了大区更新责任制的模式,形成了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流程,确保了更新生产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的一年中,数千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发扬“快、干、好”的作风,大胆创新,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记者: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在国际上居于什么水平?

  李维森:本次1:5万数据库动态更新的成功实施,大幅提高了我国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在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的大国中,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1:5万或更大比例尺数据库还未完整覆盖陆地国土,其现势性也远远超过一年。仅有美国本土覆盖了1:2.4万数据库,其现势性也远远没有达到1年。因此可以说,我国数据成果综合水平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持续性的重大工程。国家局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维森:此次主要对1: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库重点要素进行了更新。下一步,国家局将组织对1: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和地形数据库全要素进行一次全面更新。这项工作规模更加浩大、难度更高。我们准备充分利用目前国家局正在统一组织实施的全国省级1:1万数据库整合升级成果,这将为1:5万数据库更新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国家与省联动更新,争取到2015年完成1:5万数据库全面更新。(中国测绘报  王瑜婷)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Copyright © 2005-2020 地理空间项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10-62211685(直拨)
Q群1:42720732(已满)  Q群2:60428364(已满)  Q群3:77256492(已满)  Q群4:71897230(已满)  Q群5:100810128
京ICP证 0704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