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历时4年完成
翟烜 | 2010-01-19 | 来源:京华时报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地质灾害隐患点468处地面沉降致地下管线破坏

  ◎地热水可持续开采百年将划分出垃圾禁止填埋区

  ◎该“地图”历时4年完成今后新城规划须予以参考

  本报讯 (记者翟烜)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地勘局获悉,国土资源部正式向北京市政府移交了历时4年完成的《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今后在北京新城规划中必须参考最新绘制的“地下地图”,从而使新城布局更加科学并符合自然规律。

  据了解,所谓“地下地图”就是像切开三明治蛋糕那样解剖脚下的土地,随时探测城市下的危险信号。通过此次调查,北京已经全面掌握了地下生活垃圾场现状、地面沉降、地下构造断裂活动性、地下水资源、岩性地质体和地热资源潜力。同时还建立了工程建设层以及奥运场区等8个三维地质模型和城市地下水流仿真模型,可以通过三维透视北京城市的“地下迷宫”。

  昨天正式对外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存在两条断裂带,地面沉降已经对北京市地下管线造成了破坏等隐患。

  该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蔡向民说,北京地铁6号线、7号线以及房山线都以这个“地下地图”为参考,选择了符合地铁建设的地质结构。今后北京的8个新城建设,也都必须依据这个“地下地图”进行合理规划。这份“地下地图”还将为崇文、东城两个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利用提供可靠数据。

  ■“地下地图”调查数据

  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

  在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种类进行调查,同时对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等各类不同受危害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评估后,调查确定,全市共有468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

  地面沉降危害大

  调查显示,地面沉降已经对北京市地下管线造成了破坏,造成各类工程建筑如城市建筑、交通、农田和水利设施等直接受到损坏。比如,顺义地裂缝和高丽营地裂缝,已造成上百间民房和厂房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热水250亿立方米

  北京市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26.33亿立方米。地热水总储存量250亿立方米,地热水年水位下降1米可开采量达到7775万立方米,可持续开采100年。

  项目研究得出,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须控制在每年21亿立方米,应在不影响正常地下水开采的条件下,在尚有应急潜力的地区建立应急供水水源地,以满足城市高峰期供水要求。

  垃圾场分布被摸清

  根据此次对北京平原区的生活垃圾场现状调查,“垃圾包围城市”是北京市环保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北京市将划分出禁止填埋区、限制填埋区和适宜填埋区3类。

  此次调查首次查明平原区生活垃圾分布和处置现状,提出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同时对已存在的垃圾填埋场建立统一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监测,以便确定地下水污染现状和程度,项目成果已被市政府相关部门采纳并列入有关规划中。

  据介绍,此次调查共查出北京生活垃圾场490处,其中高污染风险场地125处,中等污染风险场地160处,低污染风险场地205处,总占地面积1077.3万平方米,总填埋量约3636万吨。

 

 
相关资讯:
“江苏省近岸海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报告”评审获优
福建省台湾海峡地质研究所日前挂牌成立
地质调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地质调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江苏沿海开发 需摸清地质“家底”确保投资无误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