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国的信息化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专家,来渝对“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鉴定。这标志着历时十余年建设的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正式建成。今后,该平台将为专业部门、政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大众提供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
据了解,正式亮相的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也就是依托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基础地图建设,最先应用到政府部门。
目前,重庆市应急办、卫生局、市政委、港航局、水利局、环保局、农委等22个部门已经广泛利用。这些部门在这张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各自需要开发出40多个专业应用地图。其中,全市应急指挥系统的专业地图就是在基础地图上完善的,根据应急需要,添加了医院、学校、超市、消防队、疏散场地等。
“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事故,地图就可发挥巨大作用。”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只需看应急地图,就知道事故附近有哪些学校、超市。附近的疏散场地以及道路情况,也都会完整呈现在这张图上。在疏散学生和病人的时候,可以轻松指挥绕开事故点。
地理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
“依托平台建立的数据共享机制,可以避免以往由不同业务部门各自独立采购基础数据工作所带来的弊端。”据称,重庆市20多个部门基于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设用于各自行业管理的业务系统,既节约建设成本,又提高新系统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主要内容,“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于2000年开始立项建设。10多年来,该项目已为重庆市国民经济主要运行部门提供累计超过100万幅以上的各类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表示,重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建立政务应用平台,尤其是打造了涵盖地上、地下地理信息的三维地图,在全国来看这样的城市也不多。